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B.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C.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2019-01-30更新 | 557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019-01-30更新 | 1562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产生幸福感的应该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政府推行粮食税
C.政府实行余粮收集制
D.政府废除农业税
6 . 李明同学在历史活动小组设计了四个历史探究题,其中被老师立即否定的应该是
A.达尔文与进化论
B.牛顿与“力学三定律”
C.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D.斯大林与新经济政策
7 .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过时
B.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018-09-08更新 | 69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一中等六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8 . 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
B.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D.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018-07-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9 . 1917年9月,列宁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强有力的手段”。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由此可知,列宁心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
A.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而采取的措施
B.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C.向资本主义暂时退却的过渡政策
D.战争年代的特殊政策
2018-03-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共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涉及煤炭开采、汽车拖拉机制造、收音机和各种仪器的生产。“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其中一个是美国厂的翻版,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两家公司。这反映了
A.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全面合作友好关系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实现和平共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D.美国等西方国家为反法西斯对苏联实行经济援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