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二战中德国的欧洲盟国包括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西班牙等国
B.柏林墙的修建不仅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二战后欧洲分裂的象征
C.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D.德国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是造成当前欧洲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原因
2024-03-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印度尼西亚首任总统苏加诺宣称:“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做很多!我们可以动员所有精神、道德和政治的力量去追求和平……用‘道德暴力’的力量去维护和平!”这一主张旨在(     
A.提升印尼的国际声誉B.规范民众的斗争方式
C.捍卫国家主权的独立D.支持配合不结盟运动
2024-05-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展览中,美国构建了“富足、变革、技术精湛、文化多元”的形象,甚至将厨房都打造为技术进步和消费富足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美国(     
A.逐步实现共同富裕B.刺激消费提振经济
C.维护美元霸权需要D.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024-02-08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四)历史试题
4 . 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任何公开推翻中国政权或把东欧从苏联控制之下拉开的企图都将导致全面战争,比较可取的方针就是等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发生变化。杜勒斯意在说明
A.遏制社会主义国家需伺机而动
B.两大敌对阵营的对峙局面在形成
C.中苏结盟关系给中国带来困境
D.冷战会导致社会主义阵的分裂
5 . 1954年1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纽约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说中,提出要把“遏制政策”改为“解放政策”,即用“和平方法”“解放铁幕卫星国”,并宣称要“全力以赴地执行这一旨在和平取胜的高尚战略”。由此可知,当时(     
A.美国同苏联争夺不结盟国家B.美国开始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苏美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变化
2024-06-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A卷)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沙巴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隶属马来西亚管辖,素有“风下之乡”的美誉。但沙巴主权争端由来已久,其产生、演变不仅与东南亚国家独立后领土政策和利益关联,还与西方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统治密不可分。1962622日,菲律宾政府对沙巴地区提出主权索求,开启了菲英(马来西亚)领土争端的漫长历程。菲律宾政府一方面要求与英(马)政府进行对话,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美国的支持,欲拉拢其进行干预。面对英菲两个盟友之间的领土争端,肯尼迪政府态度暧昧,只以和平调停者的身份进行调解。约翰逊政府基本继承了其前任的政策,只是根据国际地区局势的变化在策略上有所调整,一方面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进行安抚和调解,另一方面积极动员两国的亚洲邻国参与调停。1968年菲律宾以法律形式肯定对沙巴领土的主权,使得菲马对立达到高潮。约翰逊政府置身事外的立场,激化了菲律宾的反美情绪。但美国政府出于其东南亚战略考量,自始至终都未对沙巴主权争端给予重视,这加剧了美菲特殊关系的疏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沙巴主权争端的主要立场,并指出该立场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巴主权之争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2024-02-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4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56年8月,美国通过向国外派遣体育、艺术等各界知名人士的《国际文化交流与贸易参展法》,永久性开展对外体育文化交流。1956-1964年,共实施62次体育代表团访问项目,访问了100多个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这反映了美国(     
A.正视第三世界兴起的现实B.对外战略发生根本性转变
C.以文化渗透替代武装颠覆D.将遏制战略向亚非拉延伸
2024-06-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大战后,欧洲土地上爆发的规模最大、最为残酷的种族战争。从19924月至19943月,美国基本上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美国终于“出山”,并适时地施加高压,力促冲突三方回到谈判桌。起初,俄罗斯也沉浸在同西方的“蜜月”中,加上综合国力的下降使俄外交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在解决世界热点问题上表现得力不从心,少有作为。但是,俄罗斯外交的软弱状态引起了国内民族主义的强烈反弹。调整后的俄外交政策明显趋硬,加强了在前南问题上的外交攻势。在前南危机发展的前半段,欧共体担当斡旋和调解的主角,美国人起初对欧洲“城池失火”冷眼旁观,对欧共体和联合国派出的“消防队”不但未提供帮助;反而不时地“火上浇油”。1995年夏季欧美俄开始协调行动,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塞族被迫回到谈判桌,接受被自己多次拒绝的和平计划。

——摘编自朱行巧《波黑战争与美俄欧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黑战争期间欧美俄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波黑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3-10-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西方学者认为:结盟是国际事务中的技术术语,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结成的关系。结盟从行动上来说是借助一个合作的伙伴来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提高自身安全和利益。结盟是国际关系中最基础的形式,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通过结盟可有效维护本国安全利益和世界安全,因此这种合作关系也被称为“国际安全结盟”。该学者认为国家间结盟有三种原因:一是小国为了避免遭受各大国的压榨,于是就两害取其轻,选择某大国去结盟,争当某大国的“小弟”,求得“老大哥”的庇护。二是小国因为某种原因,被某大国扣住了命门,所以必须做某大国的仆从。与主宰本国命运的大国结盟,既不影响某大国的利益,又可以维护自己的颜面。三是小国因为面临着一定的亡国风险,所以主动找世界级大国结盟,来避免亡国厄运。

——摘编自(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4-02-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河南卷】
10 . 如图所示为发生于1962年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它(     
A.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局部战争
B.使世界人民处于核战争的严重威胁之下
C.是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重大表现
D.说明苏联已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024-03-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