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1 道试题
1 . 二战后初期,随着美国对拉丁美洲政治与经济影响的深入,绝大多数拉美国家成为美国的盟友。但在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纷纷加入不结盟运动,至冷战结束时,大多数拉美国家已加入不结盟运动。这一变化反映出(     
A.意识形态影响国家政策B.两极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C.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2年建立的“美国之音”在二战后成为美国政府向苏联民众宣传的主要工具,不仅推广美国生活方式,更宣扬“自由世界”原则。从1949年开始,“美国之音”在乌克兰、立陶宛等地用当地语言广播。由此可见,“美国之音”(     
A.建立初衷服务于美国冷战战略B.主导了“自由世界”宣传工作
C.推动了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发展D.逐渐发展成为一柄“冷战利器”
2023-06-21更新 | 30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届高三考前定位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两极格局瓦解后,在西方的鼓动和支持下,乌克兰持续推动“脱俄入欧”进程,俄罗斯也积极拉拢其加入原苏联地缘政治空间范围。乌克兰在东西取向问题上俨然陷入了一场多边地缘政治博弈的“拉锯战”中。材料旨在说明(     
A.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确立B.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世界
C.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挑战D.发展中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2023-09-08更新 | 339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面对社会主义阵营,地处冷战前沿地带的西欧,在重建福利体系时所要考虑的并非是福利的本质,而是要和华约国家争夺道德制高点……由此带来的就是目前欧洲福利泛化的问题……”这反映了
A.福利国家的发展给西欧各国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B.东西方冷战是西欧各国建立福利国家的重要诱因
C.意识形态对抗促使西欧各国福利国家畸型化发展
D.不同社会制度竞争推动西欧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022-05-07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18771917年部分工业产量统计

工业产品18771887189719071917
原钢产量(千吨)579339372722373745784
原油产量(千吨)1780377180632214644709
汽车产量(千辆)441874
发电(10亿瓦小时)1412143429

——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1750-1993年)

材料二   美国的自然资源牛富,得天独厚。煤、铁、天然气、钾矿和磷矿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广,水力资源充沛,西部有广大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美国地处西半球.邻国多为弱国,不仅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可以支配其它关洲国家,也不需卷入欧洲国家的纷争。国力弱小时,东西两大洋像护城河一样保护着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力壮大后,两洋又变成对外扩张的捷径。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以"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拒绝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战后"威尔逊主义"试图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重建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美国在孤立主义掩饰下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摘编自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崛起的原因。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评述。
2022-04-28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2-05-31更新 | 34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高三2018年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7 . 1953年是苏联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一个农业歉收年。二战后,一些英美学者经常用1913年和1953年粮食产量数据来论证苏联粮食产量比沙俄时期的粮食产量要低。他们的这种论证(       
A.说明苏联时期农业比较落后B.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D.旨在说明苏联经济的落后
2022-02-25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二战后美国非常重视对新独立国家的政府官员,青年学生、劳工妇女等各界领袖进行各种培训。据1967年美国政府统计,在"曾参加过交流项目的非洲精英中、已出现两位首相、两位总统、一位副总统、87位部长和5位国务卿"。美国的这种做法旨在
A.助推第三世界的发展B.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
C.获取广阔的世界市场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022·河北·模拟预测
9 . 20世纪70年代,欧共同体在处理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上有别于美国。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维持和平局面,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出口,占西欧全部出口的7%,而美国只占2%,西欧有200多万个工作岗位与对苏联、东欧的出口有关。由此推知
A.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B.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入
2022-05-22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5年,西德在众说纷纭中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得以重新武装军备,军人形象再度成为西德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人们对再军备并不持肯定态度,根据当年的调查显示,约有75%的民众反对再军备,大众发起示威游行,军备问题一时之间成为舆论焦点。这主要是由于(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战后世界和平思潮的广泛传播
C.德国分裂引起西德人民的反对D.二战留给西德人民的痛苦记忆
2023-05-17更新 | 35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3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