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时期西方学界的冷战研究形成三个学派。“传统派”认为,冷战作为一种“非战非和”的大国关系,是苏联“非理性”挑战与美国“理性”应对的结果。“修正派”认为,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及对抗的升级,应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后修正派”代表人物加迪斯认为,苏联的政策行为使得美国公众和国会在政策制定者决策之前就选择了支持对苏遏制。在《长和平:冷战史考察》中,他研究了为何美苏经历40多年冷战却未陷入正面战争,称之为“长和平”。

文安立是冷战结束后西方“冷战史新研究”的领军学者,《全球冷战:第三世界的干涉与我们时代的形成》一书,将冷战研究拓展到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认为“冷战是殖民主义以略微不同方式的继续”,“冷战既是美国史一部分,也是全球史一部分”。他的研究重视使用多国多语档案,《剑桥冷战史》由文安立等2071位冷战学者共同完成,从高端政治话题到日常生活,从领导人的决策到市井小民的普通经历,都成了冷战研究的话题。

——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据材料,概括冷战时期西方学界冷战研究的特点。
(2)据材料,指出冷战结束后西方学界冷战研究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 .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摆脱越南战争困局而进行战略收缩:西欧国家一体化合作进一步加强;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欧各国对苏联霸权主义行径强烈不满:中国国际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由此可知,20世纪70年代(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初步显现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美苏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D.美苏争霸中苏联占优势
2022-07-23更新 | 29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60年,美国政府警告日本政府在进口苏联廉价石油时不能损害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并要求限制缔结对苏出口油轮的新约。日本政府得知丹麦、荷兰、挪威等国均消极对待美国政府的提议后,决定抵制美国政府的要求。此事反映出
A.美国失去了对北约的控制B.“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日本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D.国家利益与集团安全的矛盾
4 . 英国正面临的危险是,欧陆六国可能会取代英国成为“北大西洋联盟的第二号成员”,这一集团的影响注定会削弱英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英国继续待在共同市场之外并继续同六国竞争,英国将在政治上处于美、苏、西欧大陆以次的地位,在政治和外交上将有被孤立的危险。同时,未来世界的外交渠道有可能会绕过英国而从欧共体通过,从而给英国的大国地位及其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威胁。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处境是(     
A.第三世界的领袖B.欧共体的创始国
C.国际地位受到削弱D.与美国结盟对抗整个世界
2022-09-04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5 . 1999年1月,就在欧元发行后的两个星期,美国借科索沃问题大肆炒作,强烈要求北约干预。同年1月20日,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强行介入科索沃局势。近三个月的战事,使得原本看好欧洲市场的国际资本大批撤离,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1.18跌到1:1.03。由此可知,科索沃战争
A.阻断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体现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C.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D.诱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
6 . 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
A.冷战态势尚未形成B.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C.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D.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
2020-02-03更新 | 6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为此“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5000万吨,钢达6000万吨,煤达5亿吨,石油达6000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种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该演说很快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该演说
A.表明东西方的对抗正在加剧B.极力为斯大林模式进行辩护
C.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回应D.表明苏联加紧战后经济恢复
2021-05-18更新 | 321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江苏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8 .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A.威尔逊时期B.罗斯福时期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
2016-11-27更新 | 120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二上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9 . 1965年日本对美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以后日本的顺差数额直线上升,导致了日美贸易摩擦的连续发生。到了70年代,日本已一再强调要发挥其与经济大国相称的政治作用。这反映了当时
A.日本经济实力超过美国B.资本主义阵营逐步瓦解
C.美国霸权地位趋向衰落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2021-12-12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力量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正是这样的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它们在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