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95年世界银行的权威经济学家推出了《东亚奇迹》一书,率先将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誉为“东亚奇迹”,此后,诸如“亚洲世纪”“东亚文明的复归”之类的讨论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有学者感叹, “东亚人终于又一次有资格在世界上高声说话了”。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格局调整B.亚洲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C.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影响深远D.经济发展推动亚洲国际地位提高
2024-02-22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的主旨意图是(     
A.提升中国的国际社会影响力
B.解决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C.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D.构建国家利益至上的新型外交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019-01-30更新 | 1673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百色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5 . 人类进入 21 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B.合作与竞争
C.和平与发展D.竞争与发展
6 . 2022年,全球化的世界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有增无减,世界期待,一个有梦想、有担当、奋斗不息的中国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中国方略进一步推动世界共克时艰。应对人类未来挑战的“中国方略”是(  )
A.“一带一路”建设B.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C.构建新型伙伴关系D.加强“南南合作”
7 . 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增速一直保持中高水平,但经济结构单一。2012年南非通过的《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和博茨瓦纳政府正在实施的“加速经济多样化”战略(EDD战略)聚焦五大重点领域:钻石、旅游、牛肉、矿产和金融服务,旨在(       
A.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B.通过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C.终结欧洲列强的殖民帝国统治D.联合非洲其他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冷战期间,联合国总共只进行了13次维持和平行动,距国际局势的要求和广大会员国的期望都相差很远。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外部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末,美苏在安理会各项表决中的一致投票率超过了95%,两国动辄使用否决权相互对抗的情况开始成为历史。全球各地受美苏操纵或支持的热点冲突纷纷降温,联合国继而担负起和平解决多年遗留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且得到了多数会员国的认可和支持。1988年—1995年间,联合国共进行了24次维和行动,超过了前40年维和行动的总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职能和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纳米比亚和柬埔寨,联合国直接负责组织和监督选举,并为完成这一任务接管了过渡时的部分行政权力。在马其顿,出现了第一支联合国进行设防性部署的维和部队,标志着联合国维和行动向预防冲突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联合国维和行动变化的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为西欧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几个新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推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4-06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5~1986年,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价格平均提高2.4%,而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的年均增长率为5.5%。1950年,发展中国家尚有3亿美元的外贸顺差,但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却高达每年数百亿美元。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B.国际经济旧秩序亟需改变
C.关贸总协定弊大于利D.两极格局导致发展已失衡
2021-12-01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