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2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出(     
A.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B.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C.第三世界发展壮大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2022-08-23更新 | 295次组卷 | 9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17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决定给予印度、巴基斯坦上合组织成员国地位。上合组织实现自成立以来的首次扩员,翻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一页。上合扩员(     
A.增强了组织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B.推动欧亚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C.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D.利于保障地区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 二战后,随着民族独立的浪潮扩大,以阿尔及利亚、印度为代表的殖民地先后独立成功,除了加强区域合作外,还经常一起召开会议呼吁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到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联合起来反对强权政治。这些现象(       
A.表明霸权主义威胁已经解除B.标志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D.说明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瓦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急欲完成自威尔逊时代以来的国家战略方向的调整,即由孤立主义转向全球主义,由维持在美洲的领导地位转向追求世界领袖作用。杜鲁门总统19451023日在国会提出要在国际间起“领袖作用”。鉴于二战的惨痛教训,战后初期苏联将战略重心摆在谋求国家安全利益上,力图把战前资本主义列强套在自己周边的“防疫带”转变为“安全带”。战后随着关系日趋紧张,两国都不约而同把双方的对抗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生活方式之间的较量,并确信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这些理论、原则和制度的胜负。

——摘编自刘志青《战后美苏矛盾的演变与冷战的开始》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局势被打破,世界格局呈现了多维发展趋势。无论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来看还是就国际军事、大国关系而言,未来世界在很长时间内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不管昔日的大国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也不论发展中国家能否承受这个机缘,多极世界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同时把世界推向了和平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摘编自陈晓翔《浅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美苏矛盾加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对世界的影响。
5 . 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推断(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D.多极化趋势和全球化曲折发展
6 .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和平
C.竞争与发展D.合作与竞争
2022-07-08更新 | 456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普通高中2021年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我们正在慢慢走向多极世界,这本身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演变,但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那样,仅有多极化并不能保证和平。100年前,欧洲是多极的,但是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多边框架并不存在,结果出现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古特雷斯发言的主旨是(     
A.多极体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但并不能保证和平
B.从历史的教训中,如何规避多极化的风险
C.在推动多极化进程的同时,建立合作解决问题的多边框架
D.加强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行稳致远
8 . 据表可知,解决难民问题需要(     

年份

   

1950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负责处理难民问题

1951

联合国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2017

美国通过了《全球性难民和移民协议》

2021

东京奥运会给予高水平难民运动员参赛机会
A.欧美国家共同主导B.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
C.国际奥委会的努力D.难民群体的自力更生
2022-07-07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随着以中国、印度等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且以西方国家主导的八国集团、世界银行等经济治理结构已无法有效治理全球经济,二十国集团应运而生。这说明,二十国集团的出现
A.取代了传统的经济治理机构B.推动了新兴国家迅速发展
C.标志着西方国家实力的下降D.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10 .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中国政府已率先身体力行。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身体力行”的有
①建设“一带一路”                 ②倡议设立“亚投行”
③发起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④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