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1994年,美国提出在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所有成员国应以独立身份参加,而巴西及部分拉美经济集团则主张以已经建立的拉美经贸集团为单位集体加入,多数国家至今仍未达成共识。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B.美国霸权扩张受阻
C.多极化趋势开始呈现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2 . 2023年10月,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中集中讨论了“IMF份额”改革问题(“IMF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最近一次对配额占比的大幅调整发生在2010年,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   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这反映出(     
A.欧美丧失国际金融主导地位B.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
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D.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加快
2024-01-01更新 | 7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00—2021年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年均增速高达5.3%。202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为41.7%,比2000年上升了20.7个百分点,与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的份额差距缩减至16.6个百分点。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第三世界纳入国际体系
2023-12-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青桐鸣联考2024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方面已有超过8600人死亡,以色列方面约1400人死亡。双方死亡人数过万,这已成为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轮巴以冲突。这反映出(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B.国际政治力量严重失衡
C.民族主义加剧世界动荡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201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建立了一系列指导和帮助各方落实协定的机制和规则。这(       
A.反映出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说明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D.体现出各国携手解决全球问题
2024-01-22更新 | 34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一带一路”倡议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对接,与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等地区发展计划和倡议对接。据此可知,“一带一路”倡议(     
A.顺应了亚洲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B.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C.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责任担当
2024-01-1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     
时间大事时间大事
1945年联合国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52年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2001年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入侵阿富汗
1961年不结盟运动形成2023年巴以冲突爆发
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
C.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2024-02-0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2010年,32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领导人在墨西哥召开坎昆峰会,就增进“地区团结”、成立一个“无美”的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旨在(     
A.排除美国在美洲的势力B.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C.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消除拉美国家间的分歧
9 . 2023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在印度新德里开幕。与会各国领导人表示:二十国集团应展现责任和担当,推进国际合作,促进包容性、可持续、以人为本的发展,确保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以增进人类福祉。这说明(     
A.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B.区域经济集团间合作扩大
C.世界银行国际地位被削弱D.增进人类福祉是世界共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后美国政治学界的中国共产党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代: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为第一代,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为新的政党及其国家制度、领导人和意识形态,其研究视角往往打上冷战的烙印;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为第二代,学者们更加重视对精英政治、党的组织结构以及运作方式的研究,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范式开始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现了第三代学者,他们集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主要课题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旨在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持久性和调适性。这期间,学者们形成了不同的分析范式,并对跨学科、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研究等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摘编自管永前《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基本范式》

材料二   


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趋势图

——龙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SSCI、A&HC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023-12-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