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色革命”是专指以某种鲜花或物品的颜色为代表的一种亲西方尤其是亲美国的一种政权变更行动。美欧国家的情报部门通过各种民间或半民间组织培育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精英”,扶持当地“反对派”,支持当地民众以街头政治的方式夺权,建立亲美疏俄的政权。“颜色革命”在自2003年起的三年时间内,先后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连续发生。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发生动荡时,美国政府均通过情报机构向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传递带有威胁的信息,暗示他们必须下台。“颜色革命”发生的独联体地区存在着民族矛盾、贫富矛盾、经济矛盾三大矛盾,这些矛盾丛生交错,导致政治分裂、派系林立。

——摘编自曾枝盛《颜色革命及其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欧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欧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影响。

2 . 材料   1982年4月,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为转移国内经济疲软的矛盾,下令出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阿马岛战争正式爆发。战前阿国防部长认为“马岛距英7000多海里,马岛附近也没有基地可用”,英国全面出兵“根本不可能”。但撒切尔政府表现出了异常的强硬,当即宣布与阿根廷断交,并成立战时内阁,同时英国国会以全票通过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加尔铁里自恃是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铁杆盟友,以为“美国将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行事”。然而,美国第一个撕下调停的面纱,宣布对阿根廷实施经济制裁和禁运;国际大国中只有苏联为阿军提供了情报支援。阿军在战前未储备足够的武器弹药,受到制裁后,持续作战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外交方面,欧共体和英联邦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一致要求联合国支持英国、制裁阿根廷。而以安第斯共同体为首的大部分拉美国家则旗帜鲜明地支持阿根廷,呼吁和平解决争端。最终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英阿马岛之战,以英国的胜利告一段落。

——摘编自杜东冬陈刚《马岛之战阿根廷输在哪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阿马岛之战阿根廷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之战反映出国际关系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两年后,新中国诞生。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睦邻史》

材料二 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乱(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相同的国际影响,并简析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不同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存在问题的原因。
4 . 下图是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以下解读,你认为能够揭示漫画表达的本质问题的是
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大国插手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C.中东国家合力抗衡大国的干涉和侵略
D.世界各国建立联合反恐统一战线
2016-11-27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