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明代后期至清中叶有关古代玉米种植情况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玉米
内容出处
“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玉蜀黍(玉米)……田家园也多种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
“五谷……收番麦(玉米)则多矣”嘉庆元年(1796年)《华亭县志》
“玉麦(玉米)……则处处产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府志》
注:宁河县位于今天津市、华亭县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A.主要按自北向南方向传播B.是中国从西方进口的大宗商品
C.作为粮食作物的地位提高D.首先在四川地区成功实现移植
2 . 16世纪,番茄由墨西哥相继传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仅作为观赏植物。17世纪传入菲律宾,被改良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到18世纪中叶开始作为食用植物栽培,并最终形成了意大利、英国和美国三大品种。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B.推动了世界物种的交流与改进
C.导致了世界各地饮食结构的改变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3 . 据学者研究,18世纪中叶开始,玉米和番薯在南方大规模推广,至19世纪下半叶进一步推广到北方。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如表。(单位:千人)由此可知,清代
表:1680﹣1880年中国人口(曹树基——中国人口数据库(1393﹣1953)
年份16801776182018511880
人口184993311645383287437323364339
A.玉米番薯种植与人口同步增长B.玉米番薯推广是人口增长的主因
C.人口压力促进玉米番薯的推广D.北方山地多不利于玉米番薯种植
4 . 中世纪的西欧人把胡椒等香料视为财富,上流社会的宴会上最先上桌的不是主菜,而是用金银碗碟盛着的香料。16世纪后,胡椒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寻常人家的生活元素。该材料说明物种交流
A.促进了世界文化交融B.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C.冲击了原有社会等级D.推动了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