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6世纪中叶,东方的香料和调味品在西欧的销量是一个世纪前的3倍多;中国的茶和非洲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主要饮料: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红薯、烟草、可可、西红柿等开始逐步成为全世界到处都有的东西。由此可知
A.亚洲成为新的世界贸易中心
B.欧洲饮食结构发生彻底改变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遍及全球
2 . 16世纪,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展成南美的小麦产区,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被运到巴西、古巴、秘鲁等地。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A.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B.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
C.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D.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2022-04-16更新 | 1646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达标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所示为明代后期至清中叶有关古代玉米种植情况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玉米
内容出处
“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玉蜀黍(玉米)……田家园也多种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
“五谷……收番麦(玉米)则多矣”嘉庆元年(1796年)《华亭县志》
“玉麦(玉米)……则处处产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府志》
注:宁河县位于今天津市、华亭县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A.主要按自北向南方向传播B.是中国从西方进口的大宗商品
C.作为粮食作物的地位提高D.首先在四川地区成功实现移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