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6 道试题
1 . 如图为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农具数量统计。这反映出
A.先秦冶铁技术有较大改进B.战国之后经济发展加速
C.秦汉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D.政府重视铁农具的推广
2020-07-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某地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犁、铧、镢、锄、铲.镰、斧等铁农具,且数量较多。这些农具包括起土工具、除草工具、收割工具等。由此可知,战国时期这一地区
A.农耕技术进步明显B.冶铸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C.农耕工具全国领先D.精耕细作农业已经出现
3 .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诗中涉及的灌溉工具为“龙骨水车”,也被称为
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
2020-07-14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会要》中记载,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三月“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由这则材料可获取的信息是(  )
A.政府重视推广灌溉技术B.政府对农户的控制严格
C.高转筒车已应用于生产D.中原农业生产歉收严重
5 .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人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
A.B.
C.D.
6 . 下图为汉代画像石《纺织图》,画面中一织女坐在织机前,织女回首与一女子说话,女子于纬车前摇纬,其一手执丝,一手摇车。右前方为一调丝女子,前方木架为络车,丝一端缠绕之上,另一段也缀物挂于梁上。由此可以判断
A.图片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B.棉纺织生产技术成熟
C.纺织手工业已经出现分工D.纺织业生产工具落后
7 . 元代《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收录了一百多种农具,配有歌咏各种农器的诗作与插图,在刻画器物形状、颂美器物功能的同时,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下列诗作中属于描述下图所示排灌农器的是
A.“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B.“从来激浪转筒轮,却恨翻车智来仁。谁识人机盗天巧,因凭水力贷疲民。”
C.“日日车头踏万回,重劳人力亦堪哀。从今垄首浇田浪,都自乌键领上来。”
D.“二百筒车架锦屏,初冬田空暂歇停。何人开堰高轮转?筒灌鱼塘活水清。”
8 .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新包括
①牛耕的使用   ②翻车的发明   ③筒车的使用   ④水转翻车的发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2020-06-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A.耒耜B.翻车C.筒车D.都江堰
2020-05-14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龙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B.农业生产范围拓展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