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的夫余文化遗存(在今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中,出土了铁27件、铁凿4件、铁镭8件、铁镰13件,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经学者比对,这些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这表明汉代(     
A.农耕生产区域的扩展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
C.存在大地主田庄生产D.跨区域长途贸易兴盛
2 . 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铜柄铁剑出土于甘肃灵台的一座春秋早期墓中,初期制作的铁器多为削、刀等一些小工具。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冶铁技术B.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国家D.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已完全取代铜制工具
3 . 如表所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管理养牛的.官职。这些官职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曹魏西晋东晋北魏北齐北周
驾部驾部郎驾部尚书驾部郎驾部尚书驾部郎中驾部中大
太仆太仆卿太仆卿或置或省太仆卿太仆卿太仆卿
牧官牧官都尉牧官都尉牧官都尉驼牛都尉驼牛令驼牛令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屐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南北民族交融的促进
5 . 据考古发掘,河南辉县战国墓葬出土了铁犁、铁锄、铁铲、铁斧、镰刀等铁器90余件。有学者认为,这可为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铁器提供实物证明。这说明,战国时期中原地区(     
A.粮食产量出现显著增长B.冶铁技术已经领先全国
C.农业耕作效率得到提高D.民众普遍掌握冶铁技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2022-03-22更新 | 2095次组卷 | 48卷引用:专题26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考古发掘看,春秋到战国早期的铁器,多出自墓葬,且数量很少。例如在山西长治分水岭的12号墓中共发现430件随葬品,其中仅有铁(一种农具)4件;14号墓中共发现1005件随葬品,其中仅有铁铲3件,铁钁1件,其余多为青铜器。据此推知当时(     
A.铁器最终取代青铜器B.铁犁牛耕已少量出现
C.生产力并未完成转型D.青铜农具数量非常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位于河北北部的战国时期的燕下都44号墓,发掘出铁器 79 件,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时期战国晚期西汉晚期唐朝宋朝清中期
粮田面积(亿亩)0.852.241.993.96.18
人口(亿)0.20.60.531.043.61
粮食亩产(公斤/亩)108132167154.5183.5
人均占粮(公斤)460.5496.5628579.5314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落实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D.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10 .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的一项陶瓷业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
A.提高了陶瓷器的成品率B.使器物在烧制中不粘连
C.能够控制坯件的形状和厚薄D.反映我国陶瓷技术领先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