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对当时的农具做了详尽介绍。比如在翻土整地方面,人们创造出适合不同需要的铁犁,还创制了畜拉的耙耢和水田用的耖,用来碎土和耱平土地。在播种工具方面,劳动人民又对耧车作了重大的改进。这一介绍(     
A.反映了农具发生革命性变化B.显示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突出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D.体现了生产工具初具专业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江苏睢宁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画面可见田间耕作场面,一农夫扶犁扬鞭呵牛耕田,近处一儿童提篮播撒种子,远处一农夫挥锄松土,一人挑担送水送饭;画面右侧停放一辆运送肥料的牛车。该画像砖可用于研究(     

A.多种经营方式的兴盛B.租佃生产关系普及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D.封建剥削较为沉重
3 . 有学者研究发现,早在公元前1世纪,水车作为农业灌溉的有利工具,就已为罗马帝国东部行省所知,但直到公元4世纪奴隶来源枯竭时,才为罗马所采用。该学者意在揭示,罗马(       
A.社会转型利于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及时
C.对外战争严重耗损国力D.政治分裂制约社会进步
4 . 下表为中古西欧立式水车新技术应用状况。这反映出中古西欧(       

磨坊类型

首次应用日期

地点

餐具制造(研磨抛光)

1204年

法国西北

芥末制造

1250年

法国东南

造纸

1276年

意大利北部

车床加工

1347年

法国东南

鼓风炉

1384年

比利时

金属丝制造

1351年

德国南部

轧制与切割

1443年

法国中部

宝石抛光

1534年

法国西北

A.社会转型推动了新技术应用B.资本主义萌芽冲击了自然经济
C.思想解放左右生产工具革新D.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2024-04-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5 . 北宋中后期,由于定窑器物的大量定制以及为了窑场的生存,窑工们在漏斗状匣钵正烧法的基础上发明了支圈垫烧法和覆烧法,从而提高了窑的利用率和瓷器产量,定窑因而获得新生。由此可见,定窑制瓷技术的创新得益于(     
A.生产力取得重大突破B.社会需求和行业竞争
C.自身生产管理精细化D.长途贩运活动的兴起
6 . 据某学者研究统计,汉代一个五口之家的自耕农种60亩土地,年收入为120石,表1为其全年支出情况。据此可以推知(       
单位:石

生活用

纳税用

生产用

祭祀往来用

口粮—80

地税—4

种子—6

祭祀—3

食盐—5.5

算赋口赋—6

饲料—8

其他—2

衣着—4.5

农具—5

小计—90

小计—10

小计—19

小计—5

A.土地私有存在危机B.小农经济难以维系
C.实行均田迫在眉睫D.豪民兼并容易产生
7 . 四川成都、雅安等地出土了大量唐代时期的“支钉”(一种支烧工具,主要是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这可用于说明唐代四川地区(     
A.民营手工业的发达B.制陶技术获得了发展
C.金属冶炼业的成熟D.传统手工技术的普及
8 . 截至2011年,我国24个省份共出土秦汉铁农具1513件,占全国出土同时期铁器总量的20%,且各省出土铁制农具在出土铁器中的比例大致相同。这表明,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技术已全面推广B.铁农具的应用已相当普遍
C.生产工具出现根本性变革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2024-03-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9 . 在古代两河流域,国王把本年内最重要的一件事记录下来,用这件事为下一年命名,即年名。在古巴比伦王朝,多数国王第一年的年名就是有关灌溉农业和水渠修建。这表明,古巴比伦时期(     
A.农业生产有法律保障B.水利灌溉系统较完备
C.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D.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
2024-03-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10 . 考古学者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骨针,距今约有3万年的历史。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有一定残缺,但足以证明山顶洞人能在直径只有3.3mm的骨针上钻出俏致细孔。骨针的出现意味着(     
A.原始纺织工具已出现B.磨制石器被广泛使用
C.捕猎比采集更加重要D.私有制已经得到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