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西汉时,高资地主是指经营手工业、商业和高利贷起家的地主,“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个别人积资可到五千万钱,甚至万万钱。但当时以高资而取得土地是不受法律许可的。由此可见,当时(     
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升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保护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唐代犁铧出土地点分布广泛,但大体有四种形式:尖锋、三角形、两翼突出、宽大于长;蛇刃、铧身修长、后边内凹、长大于宽;尖锋、等腰三角形、铧面平直、銎身体薄;尖锋、三角形、体小、长銎。这反映出唐代(     
A.铁业官营保证了产品质量B.冶铁业的技艺水平领先世界
C.铁农具种类多且分工细致D.农业生产得益于手工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都对汉代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做了详细记载,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 )
作物名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英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二、三月时雨降,可种植禾;四月蚕入簇,可种禾——谓之上时。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三月时降雨,可种秔稻。
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五月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A.自耕小农稳定发展B.农时安排体现劳动智慧
C.耕作技术明显进步D.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2023-03-02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妇好为商王武丁的王后)出土的7件铜铲,制作精致,形制特殊,柄部及器身饰有花纹,在商代铜铲中极为罕见。这反映商朝(     
A.重视农业生产B.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C.女性地位提高D.礼乐文化高度发达
5 . 据下表内容可以推断,战国时期(     
文明遗址出土实物(部分)
河南辉县战国魏墓铁农具58件,有犁铧、鏳、锄、雨、镰、斧等
河北兴隆县燕国冶铁手工业遗址铁范87件,有铁锣铸范、铁锄铸范、铁镰铸范等
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群铁香1件
A.铁器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C.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D.劳作方式转变成为可能
6 . 秦汉之前,土地买卖主要在贵族之间进行,平民之间的土地买卖并不普遍。而到汉代,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土地买卖中来,贵族官僚所交易的地块较大,而平民百姓进行的多是小块土地的买卖。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豪强地主势力逐渐崛起B.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
C.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D.国家财政收入面临困境
2023-01-26更新 | 44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据考古资料显示,汉朝的铁农具主要有犁、耧车、镘、铲、镭、锄、镰、耙等,且每一种农具又 因大小和形制分为不同的式样,如犁就有重型犁和小型犁,犁铧的角度也有很大不同,适合不同地形和土质使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汉朝(     
A.青铜农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B.铁犁牛耕开始在生产中应用
C.铁制农具标准化生产得到推广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2023-01-1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023-01-10更新 | 4334次组卷 | 30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9 . 从目前所发现的近30处两汉(以东汉为主)冶铁遗址来看,绝大多数都建在矿山附近,缺乏利用水力的条件。元朝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中对杜诗创制的水排考证道:"去古已远,失其制度",经过他"多方搜访",才弄清楚。这些说明(     
A.采矿业发展导致水土流失B.水排在元朝已经失传
C.东汉水排的制造工艺复杂D.汉元水排的利用有限
10 .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针对丧葬“竟为奢靡”及“田荒不耕,游食者众”等问题,诏皆予以禁止。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B.主流思想的地位受到挑战
C.休养生息政策已无法推行D.传统重农思想得到了重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