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这本出版于17世纪20年代的政治类著作,从立法的角度探讨如何消灭战争,以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和幸福。书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以及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材料评述的这本著作最有可能是(       
A.《至尊法案》B.《战争与和平法》
C.《万国公法》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每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都享有主权,可以独立地从事对外交往,包括宣战和媾和。这些内容逐渐演变成了国家主权原则。但在欧洲,经常上演小国被瓜分的剧目,比如波兰就三次被周围的三个大国瓜分。这些现象表明(     
A.国际治理体系已经形成B.社会达尔文主义已出现
C.国际体系遭遇现实挑战D.国家主权原则缺乏基础
3 . 19世纪末,曾经的各个藩邦失去中华帝国的保护之后,只能依附于西方各个强势国家自谋出路。这一现象的出现客观上(       
A.推动了清朝藩属国走向独立B.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扩散
C.刺激了西方殖民策略的调整D.阻断了中欧之间的经济交往
4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和约承认新教同盟等战胜一方实际占领土地;重申“教随国定”原则;认可德意志各邦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主权等。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A.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B.标志近代外交制度的普遍建立
C.形成了集体一致原则D.确立主权平等和领土主权原则
5 . 格劳秀斯通过他的国际法为当时的欧洲人创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的法权规则体系,这个以民族国家为构成单位的世界观念既不是古典城邦国家的分散系统,也不是中世纪的“世界社会”或帝国谱系,而是一个国家间相互争斗与合作的现代世界。关于这个“世界秩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
②这个世界秩序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③《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署使这一秩序成为现实
④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使这一秩序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欧洲之外的许多地方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这个“里程碑”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B.以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体系确立
C.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确立D.它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
2022-07-01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评月考(六)(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格劳秀斯在1609年出版的《海洋自由论》中强调: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
A.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为主权国家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缓和了各国在殖民扩张中的冲突D.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
8 . 1792年4月,法国在对英的宣战书中宣称:“各国人民有处理其内政之自由,不许他国干涉。”法国第一次提出了“不干涉”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
A.客观上推动国际法的发展进程B.杜绝了外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
C.体现了法国尊重他国内政自由D.得到了西欧各国的欢迎和支持
9 . 有学者指出,在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看来,国际法是处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这些准则不过是国与国之间的契约,而契约的遵守则来自自然法的效力。这意味着(     
A.国际法诞生的基础是自然法B.国际法准则其实是一种契约
C.各国必须遵守普遍适用的法律D.国际法能减少国与国间的冲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