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文教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而变革。受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教育逐渐走向没落。流散在四方的王官为了养家糊口,只有出卖知识。而没落的贵族子弟、新涌出来的新兴地主分子和挣脱枷锁的自由民,又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二者的结合加速了“学在四夷”格局的形成。此外,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教发展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其重大意义不可低估。

——摘编自张传燧朱璋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及其启示》

材料二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置《五经》博士,后又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标志着太学教育的正式开始。此后西汉诸帝继续推行太学教育,至成帝末年,太学生员一度增加到三千人。因博士数量及博士弟子员数额有限,私授儒学的现象在汉代也是蔚然成风绝大多数的授业者都会被朝廷或地方官府延请聘用。此外,很多经学出身的官员退隐后,也会把教授儒学作为自己闲居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阎步克说:“汉代民间私学之地位并不低于太学。”

——摘编自孙立涛《汉代儒学教育模式与儒生成长之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文教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文教事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发展孕育出“百家”,同时也造就了“争鸣”的条件和可能性。一方面,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在崩溃瓦解,失去了权威;另一方面,新兴封建地主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但还不够巩固和强大……“百家争鸣”的局面就这样出现了。

——摘编自谭风雷《对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几点分析》

材料二   战国的百家争鸣促进了人们的认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重点进军,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百科性又促进了对事物的综合考察与深入分析……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

——摘编自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百家争鸣。
2023-1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