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诸侯国数量的增加
B.郡县制的逐渐推行
C.各国对统一的渴望
D.科技发展武器改进
2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部分写道:“唯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诸侯B.卿大夫C.士D.商人
2020-10-12更新 | 217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发展孕育出“百家”,同时也造就了“争鸣”的条件和可能性。一方面,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在崩溃瓦解,失去了权威;另一方面,新兴封建地主才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但还不够巩固和强大……“百家争鸣”的局面就这样出现了。

——摘编自谭风雷《对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几点分析》

材料二   战国的百家争鸣促进了人们的认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重点进军,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百科性又促进了对事物的综合考察与深入分析……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

——摘编自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百家争鸣。
2023-11-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的相关图片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如图所示耕作方式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0-10-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诗经》是描写中国古代男女之间互相爱慕、思念的诗作,但从汉到唐政府往往将之政教化,如《关雎》被释为颂“后妃之德”的诗歌。宋代朱熹始视之为男女相悦之辞,但又局限于理学思想,称之为“淫诗”。直到清代,王夫之才正面肯定了其爱情诗的价值。这说明
A.《诗经》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需要
B.《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学形式
C.《诗经》是一部反纲常名教的经典作品
D.对《诗经》的解读受制于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