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朝的制度建设中,最符合“公天下之端”   的是(     
A.郡县制B.皇帝制C.三公九卿制D.户籍制度
2 . 下图是秦朝的疆域图,下列不能从这幅图中直接得出的是(     
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D.秦朝推行郡县制
2023-11-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国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
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②保证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③加强郡县对地方独立管理       ④加强政府对于农民的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后坚持生长的历程,治国也是如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政治主张
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令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韩非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帝族无功,何以得有位号?……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三

汉初的恢复措施,大都以对秦政的反思、否定作为出发点。陆贾为汉高祖著《新语》,将秦亡原因归结为暴政和过度压榨,指出在用暴力手段夺取天下后,必须改用宽缓的手段治理天下。

——据张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记载他主要思想和言论的著作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加强对六国贵族豪强和全国人口的控制两个方面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结合所学,概括汉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对“秦政的反思”举措。
2023-1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可知郡县制的特点是(     
A.加强了君主专制B.被后世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C.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地方权力加强,郡县独立性强
6 .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巩固统治,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尽显治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候王……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

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秦朝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指出汉武帝为制“侯王”采取的行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与唐朝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财政、军事控制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统一六国后,在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表格反映了该制度(     
三公①丞相:负责行政。②太尉:负责军事。③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九卿(部分)①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②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③卫尉:掌管宫门警卫。④少府:掌管皇室财政。⑤太仆:掌管宫廷用马。
A.根本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B.具有浓厚的“分权”色彩
C.分化皇权以避免决策失误D.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趋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 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3-10-17更新 | 303次组卷 | 297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封建的统一”也是指全国大一统
C.材料中的“封建”就是指原始社会
D.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基础
2023-10-17更新 | 486次组卷 | 2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2023-10-11更新 | 89次组卷 | 5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