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
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
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
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
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
2 . 秦朝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是(       )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减少重大事情决策失误
C.促使中央官员彼此牵制D.体现国家治理民主科学
2018-11-21更新 | 246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本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做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但正因如此,所以在秦汉时代的宰相,不但要管理国家政务,还要管理皇帝的家务。这反映出
A.秦汉的政治体制是先秦政治的延续
B.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广泛权力
C.中国古代政治具有家国一体的特征
D.宰相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2018-11-17更新 | 506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为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B.甲乙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
C.乙的中央机构更能体现家天下D.甲乙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
5 .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C.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D.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2018-09-05更新 | 579次组卷 | 3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
2018-05-22更新 | 684次组卷 | 4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
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
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
2017-11-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2016-11-27更新 | 573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尚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