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A.政权并立与文化停滞B.开放包容与对外交流
C.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政权更替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矿冶、丝织、制瓷、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由此推知,当时(     
A.南方民族交融成效更为明显B.经济重心已明显向南方转移
C.北方各项建设均落后于南方D.人口流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3-02-28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魏晋南北朝时,南齐政府曾出钱亿万,面向市场筹措物资以平抑物价,救灾度荒,称为和市。和市规定,采购的必须是“土俗所产者”,如在扬州和南徐州“市籴”,建业和江州等先“市米”,再买“丝绵纹绢布”、“胡麻”和“布腊”等。从颁布诏书到执行完成仅一年。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民族交融局面深化D.区域经济差距增大
4 .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了(     
A.北魏大力推动民族交融B.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互补
C.南、北朝经济交流状况D.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西晋末年战争、瘟疫、蝗灾、饥馐接踵而至,西晋王朝疲于奔命。及惠帝之后,政权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渡江之后,东晋王朝喘息渐定,尤其是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隔江对峙的格局。这些移民的到来为荆州成为上流雄镇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荆州“据上流,握强兵”的重要性。同时,荆州北方有山水纵横的汉水流域作为与进据中原之异族分庭抗礼的缓冲地带,远离战争表扰,移民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过长期的农业开发,江南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瘴疠之地,实已发展为瓜果飘香,良田美池的富有之地,粮食产量大为增加。大批移民流落江南,发展农业,提高江南经济文化水平,为以后“中国的政治权力常在北方,而文化与经济的‘中原’则俨然以南方为重心”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樊良树《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开发概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永嘉南渡”的历史背景。指出南渡后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分析“永嘉南渡”对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产生的影响。
6 .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反映出南北经济趋于平衡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D.说明农耕技术进步
7 . 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出入较大,究其原因(     
A.两位作者所处阶级立场不同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不同D.文献史料不如考古实物真实
2023-02-1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东汉永和五年与南朝宋末南方部分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庄园经济迅速发展B.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C.生产技术革新缓慢D.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9 . 《宋书》记载:“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建设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孝文帝改革的效果D.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10 . 经过自东吴以来二百余年的开发,江南地区的经济已赶上并局部超过北方。下图说明此时江南的开发主要得北方民族迁往中原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B.先进的生产技术
C.稳定的社会环境D.人口的大量南迁
2023-0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年高二1月学业水平合性考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