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近年来,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脱离实体经济的风险性,纷纷推出新的产业发展战略,包括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英国制造2050、新工业法国等,并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各种法案,使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发生变化,“制造业回归”在这些国家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做法(     
A.深受冷战思维的影响B.旨在维护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C.依赖科技创新的提高D.推动了国际秩序的变革与重构
2024-05-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唐代三彩壶。唐三彩制品在7世纪末和8世纪上半叶广泛用于陪葬品、此壶的形状源于古代伊朗的金属财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勿馆。

——摘编自卡尔·梅耶和莎朗·布莱赛克《中国收藏者:美国人对亚洲艺术的世纪寻宝》

史料二   刻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的玄武岩石柱。据考证,埃兰王苏特鲁克纳悟特约于公元前1150年前后入侵巴比伦尼亚,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回苏撒。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苏撒进行发掘工作,发现此物,现存放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史料三   罗塞塔石碑拓片。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法国士兵发现石碑:1801年,英国战胜法国,石碑作为战利品之一移交英国,1802年入驻大英博物馆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材料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之异与文明之同辩证统一。文明的差异不应成为制造冲突的理由,而应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正如大自然因多样生态而生机勃勃,文明也因多元融合而历久弥新。

——摘编自邱夏等《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三则史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之异与文明之同”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当代企业发展】

华为发展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988任正非、任建华和苏贞昌共同创立华为,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开
始进入电信领域。
1997华为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并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公司。
2002华为开始进入无线通信领域,推出了首款无线终端设备,并开始向全球推广。
2005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了超过200个市场,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
一。
2007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3G手机,开创了3G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制
造商。
2009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4G 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开启了4G时代。
2011华为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设备制造商。
2013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5G技术的移动终端,开启了5G时代。
2014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承建全球186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网
络。在全球加入177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在其中担任183个重要职位。
2015宣布在比利时成立华为欧洲研究院,负责管理华为在欧洲不断发展的研发分支。
协调华为分布在欧洲八国18个研究机构工作,主要聚焦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任选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07-01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这些革命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它们在1763年以前就在扎实地进行着。另一个特点是,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科学理论,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政治还影响了经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发明(部分)

领域

时间

国家

发明

空间技术

1957

苏联

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1958

美国

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1961

苏联

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率先进入太空。

1969

美国

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原子能技术

1945

美国

成功地试制原子弹

1949

苏联

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2

美国

试制成功氢弹

1954

苏联

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计算机技术

1946

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1958

美国

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技术成果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仍存在一些“中梗阻”问题,包括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构筑先发优势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仍显不足,制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推动新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激励政策和监管政策存在不完善和滞后,促进新型转化载体建设的统筹设计不足等。

——丁明磊《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佐证科学革命“在1763年以前就在扎实地进行着”并简述其“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结合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说明“政治还影响了经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支持的重大科学理论,指出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发展的国际形势。请各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材料二所述的三大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
(3)“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重要功能。根据材料一、二、三,从政府和个人两个角度,阐述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打破“中梗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途径。(阐述要求: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模拟历史卷
5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利用信息技术的绝对领先地位,大力推行新军事变革,用大量现代高技术武器特别是数字化武器装备美军,使美军在常规领域具有压倒性优势。这反映出(       
A.信息化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B.信息化导致单极世界的形成
C.信息化优势巩固了美国军事霸权D.信息化加速了世界军事格局演变
6 . 下图所示为小楚同学整理的“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系列图示中的其中一幅。小楚同学可借此说明(       

A.人类社会已完成信息化B.西方国家主导科技发展潮流
C.人类生活节奏不断加快D.科技发展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7 . 交流·联系·发展

亚历山大崇尚东方宫廷礼节,要求大臣行东方式的匍伏礼。他享用东方君主的服饰,身穿米底人的服装,头戴波斯王冠。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设立总督等地方官职。他曾将三万波斯青年带到苏撒,按马其顿军训制进行训练,编入马其顿军队。亚历山大积极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凡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

——摘编自李丽玲《浅析亚历山大统治政策与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1)依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促进文明交流的措施。

15183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

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2)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述麦哲伦远航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19世纪的国际贸易中,欧洲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器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取代了印度、中国等国的传统手工纺织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工业原料,如棉花、生丝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香料、茶叶等特产。19世纪后期,随着列强的资本输出,蒸汽机、机车、铁轨等机器设备和金属制品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3)依据材料,指出国际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今天的电子通信技术使得时间和空间变得模糊,通过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迅速传递信息,使世界成为“地球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了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也带给了人们更加便利的生活。

这个新的互相联系的世界也遭到了某些人的批评。例如,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言,这实际上将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语言限制在小范围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4)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这一趋势的看法。
2024-01-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国家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得到流行。这说明
A.国际交往影响社会习俗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明显
C.唐朝传统文化影响深远D.媒体宣传是唐装流行的根源
2023-07-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

(二)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三)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四)忆及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

【注释】①《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10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以148票赞成、2票反对、4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审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始终支持和重视《公约》的制定,并为推动《公约》顺利通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12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于20051020日在第三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你如何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
2021-11-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10 . 下面这张纸币为50元面值的印度卢比图片。钞票正面用英语和印地语等十几种语言标注面值。这反映出印度社会(       
   
A.民族文化多样性B.殖民主义色彩浓厚C.深度融入全球化D.民族独立浪潮高涨
2023-07-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