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1 . 20世纪60年代,我国调整工农业比例,从1960年的3.6: 1 调整为1965年的1.7: 1。此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B.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C.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D.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油画《1959——大庆石油会战》,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A.表明民众对志愿军的支持B.强调人民公社的战略地位
C.展现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D.宣传一五计划的发展成就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49 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3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 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61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6 “文化大革命”爆发。
1967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77   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1978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1980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依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共和国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4 . 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招T的浪潮,职工总数从上年度的3100万剧增至5194万。1961年,中央又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的决策。随后两年,全国共减少城镇职工2546万人。这一变化(     
A.有利于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B.防止了“左倾”错误的发展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D.加强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5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进一步加强,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产之中的比重由1957年的32.1%。提高到1965年的35%,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工业也得到极大发展。这表明此时我国(     
A.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C.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D.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6 . 从1961年1月开始,中共中央统一部署,多次精简全国职工人数,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共精简职工1940万人,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左右。中央此举(     
①意在减轻粮食供应压力,增加农村劳动力②造成了工农业比例失调
③执行了毛泽东让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④是纠正“左”倾错误的措施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23-02-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2年春夏之交,安徽每10户农民中就有8户参加包产到户。甘肃、浙江、四川的一些地方,10户农民中有7户参加包产到户。广西龙胜、福建连城和贵州,10户农民中有4户参加包产到户。就全国而论,包产到户者已占全国农民总数的20%,即大约1亿人。这一现象(     
A.改变了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B.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对所有制形式进行了大调整D.有利于当时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2023-01-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62年初,湖南长沙的一些公社生产队自主探索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湖南省委为此专门派驻工作组到生产大队了解情况,探寻乡村发展道路。这一探索的背景是(     
A.生产所有制发生了转变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C.人民公社体制遭到否定D.责任制利于解放生产力
2023-01-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1-12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改进对临时工的使用和管理的暂行规定》,在全国推行合同工、临时工。这一规定(     
A.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B.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C.推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D.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