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的实施
A.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C.是大跃进运动向农村扩展的表现
D.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2 . 1965年,中央直属企业增加到10533个,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2.2%,其中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值占55.1%。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这表明
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B.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C.计划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D.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3 . 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4 .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的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这一做法在当时
A.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B.有益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满足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5 . 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减少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开展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6 .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B.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D.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7 .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9 .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中国某一历史时期读书笔记。以下正确认识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C.“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2016-11-18更新 | 38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