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缘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引发“上山下乡”运动
C.体现“八字方针”成效初显D.反映城市经济遭到破坏
2 . 1962年,在大力压缩各项生产指标的同时,对工业企业进行关厂并厂,缩小规模,使全国的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个,减少了38%。这一变化出反映当时
A.“八字方针”开始推行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左”倾思潮影响巨大D.经济建设趋于理性
3 . 1962年,中国政府首次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一批成套设备。1962年至1965年,中国先后与日本、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典、荷兰等国签订了80多项工程合同,用外汇2.8亿更元,其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B.西欧和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欧美结束对我国的经济封锁D.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4 . 1961年9月,中央公布《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指出工资形式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凡是需要和可能实行计件的,应当实行计件工资制,在保证劳动定额合理的前提下,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这一规定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C.克服人民公社的弊端D.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
2022-03-22更新 | 801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6 . 1958年至1961年,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1965年,国家财政收入473亿元;支出466亿元;收大于支7亿元;并且还清了外债;高价商品都已为平价;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造成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战略的调整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国家工业化推进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7 . 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A.撤销人民公社体制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8 . 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实施的历史背景是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9 .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人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0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消失。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2-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