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学者在论及上世纪6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时,认为“包产到户”不仅是由于农民对经济效益的需要,还有农民获得“身心自由”的心理调适感,如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在他们重获土地使用权后表现得淋漓尽致。据此可推知,当时“包产到户”的实行(     
A.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
C.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D.结束了错误的思想路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6年1月,全国对外贸易部长特派员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密切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协作,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经济的共同高涨;进一步开展对亚非国家和西方国家的贸易,争取更多国家实行和平中立政策”。这一对外贸易方针的提出主要是为了(     
A.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B.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C.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D.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2023-12-2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196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82165万亩,总产量14750万吨;1963年播种面积181165万亩,总产量17000万吨;到了1965年播种面积为179441万亩,总产量19455万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调整政策逐步实施B.工业化建设的普及
C.土地所有制度出现变革D.人民公社化的发展
4 . 如图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分布图,图示中工业布局的变化是(     

A.计划管理调控能力不断增加的体现B.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C.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大调整的结果D.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2年,在编制“一五”计划时,除有些造船厂必须设在海边外,山海关内的大型建设项目基本安排在京广线以西。1953—1955年,地质勘探投资的56.9%集中在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以便为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做准备。这些举措(     
A.适应了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B.改变了工业布局不平衡局面
C.是学习苏联模式的合理选择D.满足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我国农、轻、重的比例,1960年是21.8:26.1:52.1,到了1966年是35.9:31.4:32.7。1961年、1962年、1963年,国民收入的积累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降至19.2%、10.4%、17.5%。据此可知(     
A.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B.“大跃进”运动削弱经济活力
C.工业总产值出现较大跌幅D.农业发展受制于投资的多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60年11月18日,李富春在全国第九次计划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讲综合平衡,要有全面观点,强调要贯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必须全面安排,综合平衡,使计划指标符合实际需要的比例关系,符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一主张旨在(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
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扭转国内经济困难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社员的自留地由以前规定的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提高到7%。还规定:养猪是共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允许社员家庭私养母猪。同时,鼓励社员经营其他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C.改变了农业长期薄弱的现状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是1961年冬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农村的政策调整。这表明当时(     
“一平”是指在人民公社范围内把贫富拉平,搞平均分配;“二调”是指对生产队的生产材料、劳动力、产品以及其他财产无代价统一调拨生产队一级按当年的总收入(包括社办企业收入),扣除农业税、农业投资(种子、化肥、农药等)、大队提成、公益金、公积金后,余下部分按工分分配给社员,社员分配部分占70%
A.农村成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B.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被废除
C.按劳分配的原则得到了贯彻D.市场机制得到一定的重视
2023-08-3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时期,中共中央作出把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配置在“三北”地区的决策。“三五”计划(1966—1970年)时期,中央的经济布局向西部推进,主要是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六五”计划(1981—1985年)时期,中央决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上述战略调整主要基于(     
A.工业布局适应地理差异性B.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
C.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策D.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研判
2023-08-30更新 | 50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六)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