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消失。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2-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1960年,中央大刀阔斧地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降低重工业的生产指标。1962年,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减少44万个。与此同时,化肥、农用机械、农用电力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则保留下来,并不断增长。这些措施
A.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求
B.促进了国民经济各领域高速发展
C.贯彻了党和政府经济调整的方针
D.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3 . 下表是我国1957—1960年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2019-04-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凤庆县洛党乡象贤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4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几个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应该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列是1959—1962年我国经济统计表(部分),其中1960年至1962年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单位:亿元)
年份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9867616497
19601090547457
1961611451559
1962486434584
A.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
B.纠正“左”倾错误取得成效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持续扩大
6 .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提出:“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
A.反思中共八大所确定的国内主要矛盾
B.促进经济综合平衡发展
C.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现象
2019-03-10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2年,中共中央将原来并入国营商业的合作社商业和小商小贩逐步退出来,重新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同时,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社员经营多种家庭副业,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些措施表明
A.政府妥善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对立
B.原有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
C.国民经济调整注意发挥市场调节
D.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8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示信》中强调“要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之后安徽、湖南、广西等省农村纷纷进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行工作。到1962年,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民已超过20%,安徽省更是达到80%。这一制度的试行
A.适应了农业经济恢复的需要
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说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瓦解
D.说明农村所有制成分发生改变
9 .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导致其中城市化率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农村大发展
B.三年经济困难人口大量减少
C.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10 . 建国后的某一时期,河南焦作市曾出台措施规定: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最终,全市共退赔土地20726亩,房屋66346间,生猪14123头,羊21485只,并赔偿无偿调用劳力损失,群众深表满意。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
A.土地改革运动存在一定阻力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顺利推进
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逐步展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