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1960年提出_________的方针,1962年_______ 总结了经验,1964年 _____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2 . 思考点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2021-10-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18次组卷 | 57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4 . 1959年底,部分省市农村集市恢复情况统计表
地区原有集市数现有集市数占原有集市比例
山东省4173391093.7%
河南省3365307591.4%
北京市521325%
天津市82167882.6%
贵州省2422211587.3%

A.完成国家安排统购统销任务B.加速实现货币回笼的进程
C.解决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不足D.解决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
5 . 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食堂,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B.努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C.为实现“包产到户”作准备D.恢复适应农村的合作社
2021-06-1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6 . 1964年至1978年,国家投资2053亿元、调动数百万人开展“大三线建设",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起“小而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据此可知“大三线建设”
A.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布局B.改变了中西部落后面貌
C.打破了中苏的外交僵局D.调整了我国的工业结构
2021-05-30更新 | 73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7 . 下表呈现了1956-1965年间我国工农业生产增长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年份总产值(亿元)
(万吨)

(亿吨)
石油
(万吨)
粮食
(万吨)
油料
(万吨)
1956年12524471.111619275508.6
1965年199212232.32113119445362.5

A.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发展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C.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D.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刺激经济迅速增长
2021-05-27更新 | 3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8 .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内的经济设计师主张农村回到合作社的体制,制定更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与苏联进行有限的合作。”这表明
A.一些党内人士认识到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中苏友好同盟关系的裂痕已经开始出现
C.党内存在着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空想
D.中共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趋于保守
2021-05-1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 . 下图的数据反映了

——摘编 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A.“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B.“大跃进”运动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D.工业建设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理性
10 . 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强调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这反映当时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初步确立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农业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建设D.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