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了“生死文书”,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举动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是中央政府推动改革的产物D.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020-07-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小岗村这一做法的背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B.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党的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2020-07-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农民在城乡接合部自建起各种专业性交易场所,比如纽扣市场、编织袋市场、食品市场等,但是因为大多没有经过政府的审批,经常遭到驱逐和没收。这一现象说明
A.乡镇企业发展迅速B.国有企业缺乏竞争机制
C.专业市场大量涌现D.经济体制改革急需深化
2020-07-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其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C.在农村首先实现共同富裕D.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落后的问题
5 .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一年后,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相当于1966—1970年五年产粮的总和,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全国农村逐步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人民公社
6 .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经历了“分田单干”、“离乡不离土”、“离土又离乡”的重大变化。其中“离乡不离土”是指发展乡镇企业,其长远意义在于
A.帮助农民致富
B.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C.改变了农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农耕劳作模式
D.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2020-07-18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60次组卷 | 82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


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部分表现


材料三 1949—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分别说明图中A.B两个产量波峰区出现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大突破,从1978年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松什么绑呢?松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之绑。

第二大突破,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借什么力呢?就是借从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力。

第三大突破,从中共十七大开始,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转什么轨呢?就是要从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以总量倍增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到……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自李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三大历史性突破》


(1)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松绑发展”,我国在农村、城市分别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
(2)为了“借力发展”,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了哪一个国际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指导“转轨发展”,在中共十七大、十九大上形成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10 .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