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9-08-09更新 | 142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2018届石嘴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2 . 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的改革
3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6-11-18更新 | 1053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2016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安徽省凤阳的小岗村进行调研,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中,曾经流传许多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大跃进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4-05-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亿公斤;1981年产粮亿公斤;1982年产粮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
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人民公社
C.成立经济特区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0-07-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张贴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对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兴无灭资,反帝防修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联产承包田丰收,自主经营人欢笑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①④②③
10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份出现的原因是
A.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即将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