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

到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告)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材料三

“民工”:一个过渡性边缘群体(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

(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请结合材料二,为缓解图中“民工”困境建言献策。

2016-11-21更新 | 127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进城务工
3 .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贴春联的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表中春联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错误的有
春联反映的相关史实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人民公社化运动
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忆往昔,国营企业改革铸辉煌;看今朝,中国浙商转型再腾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1个B.2个C.3个D.4个
2013-07-25更新 | 83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