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截至1981年年底,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实现了农村居民的自治
2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这里的“拢合”与“散伙”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B.“大跃进”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 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2021-09-27更新 | 4848次组卷 | 4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4 . 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5 . 如表为新中国不同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管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

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1年)


(1)甲、乙两次调整的相同目的是什么?指出经过这两次调整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
(2)指出丙调整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6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上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人规模的劳动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段话中所说的是我国两个时期农村变革的情况,后者与前者的不同点是
A.建立了新的土地所有制B.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7 . 下表说明了全国农村集市数量及贸易规模变化表
集市数量成交额占社会零售额比重
1978年33302个125亿元8.2%
1984年50356个390.3亿元12%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8 . “民工潮”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农历正月前后,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南下北上,东奔西跑,铁路、公路车流如水,交织成一股逾月不退的“春运潮”,拍打着城市的门户,波及几乎全国各大城市。这表明改革
A.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弊喘B.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C.培育了自由的农村市场D.激发了农民的生产潜力
9 . 经济政策影响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主张
商鞅“凡将立国,事本不可不专”“能事本禁末者,富”
汉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材料二农业总产值一九八一年比一九八O年增长百分之五点七,一九八ニ年预计比一九八一年增长百分之五,两年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五点三……特别可喜的是,许多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在一两年或两三年内迅速地大面积地改变了面貌,这是建国以来很少有的。这就最有力地说明,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摘自《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该政策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主要政策,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10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涌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等行业的专业户、万元户,成为农村致富的典范。这说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农村经济活力得到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