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1 . 下表说明了全国农村集市数量及贸易规模变化表
集市数量成交额占社会零售额比重
1978年33302个125亿元8.2%
1984年50356个390.3亿元12%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2 .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2020-04-25更新 | 289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1977年11月20日,安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通过“省委六条”,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等六项内容。这一举措旨在
A.巩固计划经济的地位B.完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C.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D.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1-05-21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创新班)
4 .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文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土地改革运动
2021-04-27更新 | 223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的信息。该表反映出
区域收入消费水平
农村17.6%(家庭收入)8.9%
城市8.0%(职工货币工资)4.5%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C.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
2021-05-05更新 | 13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新知学校高中部2022届高三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2%上升到1991年的59.2%。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64.5%下降到1990年的60.3%,林牧渔业则相应由35.1%上升到39.7%。这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农民从温饱迈入小康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7 . 1981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通讯,介绍了江苏省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于1978年9月将集体的土地切割成小田,分到30多户社员手中,实行分田到户,定产、定额承包的事件,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这种“包产到户”反映了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8 . 1984年,中央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同时允许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这一举措
A.促进和稳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B.鼓励农民投资土地以加速土地流转
C.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9 . 下表为1978—1998年河北省农机发展状况表。这主要得益于(     

农机总动力

农用拖拉机

各类配套机具

大中型联合收割机

农用运输车

1978年

1083.2万千瓦

12.2万台

15.1万台(件)

1998年

6263.7万千瓦

120.8万台

142万台(件)

3.1万台

239万辆

增长倍数

5.8倍

9.9倍

9.4倍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B.农业机械化的展开
C.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D.区域地理位置优越
10 . 1978年,安徽省委“借地度荒”,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措施有利于(       
A.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C.农村冲破旧体制限制D.加强对基层地区的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