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2019-01-30更新 | 2682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2019-01-30更新 | 875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4 .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
A.保护了农民利益B.改变了经营方式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5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经历的变化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
6 . 1982年11月,陈云指出:“经济的搞活……就像鸟儿一样,要给它设定一个有范围的飞行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它的笼子,让它在大小合适的笼子里飞”。这一思想被称为“鸟笼经济”论。该理论出现的背景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
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7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2018-07-06更新 | 24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8 .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道:“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
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B.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
2018-07-02更新 | 257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逐渐转变为个体耕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业生产也由集体耕作转变成个体耕作。这两次耕作方式的转变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促进了新农业技术的推广
C.保护了私有制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 .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
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