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5 道试题
1 . 1977年底,四川省委在农业方面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将农民的自留地增加到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并且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这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B.个体小农经营得到广泛认可
C.农民生产自主权进一步扩大D.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发生变化
2 . 农业机械需求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为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图表反映了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俅有量变化示意图
A.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敁巨大
C.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D.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2021-01-21更新 | 258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决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1979年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改革开放的时期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材料三中国对外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
1984开放北至大连,南至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首批14个沿边开放城市陆续获批

——据《中国对外开放40年》编制


(1)指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4 . 《大江大河》是2018年底热播的电视剧,剧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上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现象,剧情梗概如下:

家庭出身不好的宋运辉一直备受歧视,但是他把握着机会,在1978年高考中以全县第一的成绩升入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国企的技术员,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础,但也在新时代的变革中逐渐迷失。他的姐夫雷东宝是小雷家大队的农民,复员后回村带领村民紧跟政策,实行土地承包,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最终绊倒在新事物脚下。个体户杨巡在翻滚向前的时代中手忙脚乱抓住过商机,也踩踏过陷阱,生意场上几经波折,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当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剧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5 . 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的农业史料文献《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中记录过:“1979年春,少数地方的农村社员开始自发隐蔽地实行包产到户。1979年3月国家农业委员会邀请七个省的农村工作部门和六个县的负责人座谈,议题中争议最大的是包产到户,争论的结果是规定除深山、偏僻的孤门独户外不许包产到户。”政府的该项规定
A.成为复原底层历史全貌的直接依据B.客观上使包产到户的范围悄然扩大
C.推动了农村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说明在突破发展中深化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6 . 材料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村民实行“大包千”而闻名海内外,进入21世纪该县再次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聚焦点,“当初分田到户时,土地分割过于细碎影响到农业生产,插秧抛种时,秧苗一不小心就会抛到别人家的地块上。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机手不愿收割太小转不过弯的地块。”2001年,小岗村七户农民自愿将八十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五百元价格出租给江苏张家港市长江村,建立葡萄示范园。如今,葡萄已成为小岗村的特色主导产业,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次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殷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小岗村实行“大包干”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推行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背景。
7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出现一批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农户。下图为山东某农村通过种棉花成为“万元户”的赵汝兰(下图左)新购置的脚踏式缝纫机。贵州省贵定县的农户王明中(下图右)通过经营面粉厂,最终也成了“万元户”。这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B.中国农村地区实现小康
C.城乡经济差距开始缩小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1-04-22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并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证合一”。上述党的举措有助于
A.深化依法治国方略B.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释放社会创新活力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10 . 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B.农村的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C.农村的基层干部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D.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严禁农村的土地抛荒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