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1985年,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中进口税率平均水平比1951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税目。此次关税改革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
C.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积极准备D.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需要
2020-06-20更新 | 1092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班)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

时间内容
1988年(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稳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地协调发展。
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八二法”修订内容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
3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提出了全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封建时代“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分工模式给两性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权力分配和义务承担方面皆以一家中的“丁”的数目分配土地和担负赋税,把女性排除在外。家庭中,丈夫可以抛弃妻子,妇女被禁锢在家中,服役于人,料理家务,就是连统治阶级的皇后也属于被禁之列。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成为流行的宣传标语。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妇女走出家庭出去就业。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农村妇女传统上劳动力性别分工,大量妇女同男性一起加入到城市流动打工人口的阵营,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女性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有了更多的交往和沟通,努力释放出亚洲女性、中国女性的声音。

在西方古代社会,基督教教义里也论证了男人对女人的奴役和压迫是天经地义的。但《圣经》宣扬上帝赞许一夫一妻制。雅典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双方都有结婚离婚的自由。雅典法律明令禁止虐待妇女和孤儿,将其作为刑事犯罪予以惩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女性地位大大提升。参加各种运动人数之多,涉及问题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摘编自黄建芳《从女性地位比较中西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西方女性地位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女性地位得到提高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西方女性地位提高的意义。
2019-05-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
B.人民物质需求未得到满足
C.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
D.生产关系调整出现了失误
6 .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2019-01-30更新 | 165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7 .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5年,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变的主题。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会对中国今后的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面深化的历史新时期。

材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

年份主要内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安徽、四川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后在全国推广
1980年国家正式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被破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
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年中共中央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9年中共中央开始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你认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8-05-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84年,我国政府对猪、鸡鸭、蛋品、蔬菜等的派购制度改为国家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供应的办法,1985年又将粮食的统购制度改为国家实行合同订购的办法。这一举措
A.加强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
B.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C.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 . 材料一   美国经济近来年低通胀与高增长并存的局面,与80年代初期的滞胀形成了鲜明对比……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调整与革新大大提高了劳动力与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美国公司正逐步朝着精简,高效的方向改进;美国企业正在努力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改进其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实施得当。本文主要对克林顿经济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与展望……克林顿经济学是一个混合物,是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混合物。克林顿经济学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政府。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我们将走第三条道路”。
材料二   “这次大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寄希望于我们这次大会,世界上关心中国的朋友都注视着我们这次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林顿时期经济出现良好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大报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同时期中美经济政策的调整在实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018-05-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泰和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82年宪法通过后,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正,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A.国家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经济地位上升
C.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