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纸厂变迁记

1943年,迫于形势,国民政府为制造新闻纸的中国纸厂选址四川宜宾

19456月,经中国纸厂自主研发,中国第一张机械木浆新闻纸问世

1946--1948年,中国纸厂年产纸三千余吨,供应中国半数地区的书报用纸

19494月,鉴于经济形式,中国纸厂全面停工,工人生活困难

1949年底,军管会接收纸厂并改名宜宾造纸厂,引进苏式设备、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逐渐复工1950--1956年,宜宾造纸厂逐步完成国有化改造

1958--1959年,纸厂先更名“602造纸厂”,后与“中元造纸厂”合并为国营宜宾造纸厂20世纪6070年代,纸厂发展为拥有配料厂、运输队、学校、医院,效益突出的“万人单位”1978年底,宜宾纸厂原“602厂”与原“中元厂”完成分设

1988年,宜宾纸厂改制为“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宜宾纸业公司股票上市,成为中国造纸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宜宾第一家上市公司2011年,纸厂因环境污染、连续亏损以及生产工艺等问题停产,随后实施整体搬迁和技改   

一一据《戎城史志》等


以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线索,将中国纸厂的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就纸厂的发展情况予以阐释。
2022-08-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三)历史试题
2 . 1995年6月《太原日报》刊登了山西机床厂的通知∶凡我厂在册职工,务于6月28 日前回厂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调离手续,逾期不办理者,按自动离职处理,请相互转告。在同一时期,山西机床厂劳动服务公司也登载了类似的通知。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B.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受到冲击
C.新型用工制度适应现代企业要求D.新闻媒体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2022-06-06更新 | 1165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乐陵民生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3 . 改革开放开启后的10多年里,我国从开放农村农副产品市场到全面发展生活消费品市场,再扩展到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从发展单一的商品市场到培育包括多种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突破和发展深化的过程。据此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最初十几年的经济改革
A.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B.奠定了新旧体制转换的基础
C.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了农业生产技术的突破
2022-05-17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我国国营企业利改税之前,国家对其实行“统收统支”,即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企业需要花钱由国家拨给。1983年开始,大型国营企业按利润55%税率缴纳所得税,中小型国企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企业缴税留有一定利润,自负盈亏。这项改革
A.加重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负担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推动国营企业融入市场经济D.扩大了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5 . 1984年,江苏盐城的“燕舞”牌收录机投入4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大打广告。1987年,“燕舞”的广告费达到了400多万元。每年春节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卡车就在“燕舞”牌收录机厂的门口排队等着提货。这个始建于一九六八年的公司,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该局面出现主要得益于
A.江苏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B.广告投放扩大了企业的市场
C.思想解放改变生产经营方式D.市场经济体制引领企业发展
6 . 20世纪80年代有段顺口溜:上班穷,下班富,开除就成万元户······一辆摩托两个筐,收入超过胡耀邦;骑着铃木背着秤,跟着小平干革命。这种顺口溜反映了当时
A.民众对经济体制改革心存疑虑B.乡镇企业崛起影响大众职业选择
C.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D.“十四大”召开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7 . 当需要以经济主体的自主性激发其积极性时,法律就必然渗入经济体制的裂隙而介入经济活动。1978年以前,社会公众普遍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而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专利申请就达到3455件。材料说明
A.经济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
B.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法治建设
C.改革开放后民众法治意识普遍增强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22-03-25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倒爷”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利用地区差和时间差,运用手中信息网络,看准时机行情,转手倒卖,以攫取经营暴利的人的蔑称,这些人也是当时国家政府规劝、教育和整肃的对象。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与“倒爷”有关的法律法规却相继被废除或修订。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家对“倒爷”教育收效明显B.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
C.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建立
9 . 1984年7月,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实行浮动价格。将蔬菜收购站改为交易站,零售蔬菜货源由分配式或采购式变为产销直接见面。由此可以看出
A.统购统销政策取消B.城乡经济互动增强
C.国企改革全面展开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0 . 近现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曲折而辉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阳铁厂于1891年兴建,张之洞托人到英国购买设备,结果用买来的炼铁炉生产的钢轨,质太脆而不能用。1896年后,洋务派官员盛宣怀掌管汉阳铁厂,实行股份制改革,购买了世界最先进的马丁炉改造全厂冶炼设备,大量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落后状况有所改观。但严重依靠买进外国先进设备来维持运转,缺乏独立性和后续力。张之洞也采取措施培养自己的人才,却忽视了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为了“久据其利”和“傲我之无”,“凡有益于我之事彼必挠之”。一战后,钢铁价格剧跌,国内军阀混战,民国政府改变钢轨标准,到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

1978年12月,上海宝钢建立。一期工程的炼钢设备全部从日本购买。根据合同规定,日本派出专家负责指导我方技术人员安装调试到完全学会使用。在开工生产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培养企业各种管理人员,提高职工素质。在日本专家离开后,宝钢能独立操作设备和管理企业,这标志着一支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工队伍已经形成。1991年,宝钢购买二期工程设备时,除少数进口,还能以自行设计制造或中外合作设计制造为主,国产化程度达到70%。二期工程建成后,大大缩小了中国与世界钢铁业的差距。2003年,宝钢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

——摘编自夏冬《中国近代和现代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的得与失——汉阳铁厂和宝山钢铁总厂比较研究的启示》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201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增加到77586万人。2018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3.0辆,比2013年增长95.3%。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018年,私营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数量已超过一半。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率先发展;2018年,中西部地区实现利润较1978年分别增长192倍和147倍;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较1978年增长21倍。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0%,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中国工业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制造大国屹立东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阳铁厂和上海宝钢的不同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