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和管理的商品种类数量变化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D.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2 .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有制变化情况。据此,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集体企业的数量变少而且效益下降B.国有企业通过改革规模在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形成D.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在不断缩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改革开放之初,珠江电影向全国乃至世界讲述了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故事”。比如,1984年上映的电影《雅马哈鱼档》,反映了个体户生活,随着影片风靡全国,“个体户”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在全国掀起了下海经商、自谋职业的热潮。这(     
A.折射时代变迁下的人们观念变化B.意在彰显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
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D.使国企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国部分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

产品年份原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彩电
1978387543718
1997152111211

2我国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人均占有量

产品年份布(米)纸(kg纱(kg原煤(吨)原油(kg发电量(千瓦时)钢(kg水泥(kg
197811.544.592.490.65107.98268.3633.2468.23
199720.2322.224.551.12130.68923.1688.57416.02

——表1、表2均摘编自吕政《对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表1、表2中反映的建设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入世前后中国钢铁业的显著变化及其成因。
5 . 1984年至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B.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2021-03-09更新 | 203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78年至1992年历次重要经济会议中,我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表述经历了如下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978年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缺陷
19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90年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改革的初衷是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80年代对改革路径已形成清晰认识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渐明确
D.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2021-05-23更新 | 33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统计表(单位:元)。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当时
年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
1986年410.321068.691︰2.60
1988年491.691224.271︰2.49
1990年667.621897.291︰2.84
1992年750.352287.521︰3.05

A.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B.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经济政策有待继续完善
2021-04-25更新 | 369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的经济】

材料一   1949年底,国家接收的企业和产业计有:国民党政府“四行两局一库”系统和省市地方银行系统的银行2400多家,官商合办银行中的官股:交通部、招商局等所属的全部交通运输业;十几家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兵工后勤系统等所属工矿企业2858个。据统计,当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中,国营工业占到80.7%。

——据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材料二   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
总值工业建筑业总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1952679.0346.0141.8119.822.0191.229.070.1119
19561029.0447.9280.7224.756.0300.446.0115.3166
19571069.3433.9317.0271.046.0318.449.0116.1168
19601457.5343.8648.2568.280.0465.5104.0120.3218
19651717.2656.9602.2546.555.7458.177.4104.6240
19762961.5975.71337.21204.6132.6648.6147.1134.4318
19794062.61270.21913.51769.7143.8878.9193.7200.9419
19847208.12316.13105.72789.0316.71786.3338.5363.5695
199226923.55866.611699.510284.51415.09357.41689.02405.02311
2002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7492.99995.49398

——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新中国六十五年数据表》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性质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经济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021-02-04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 . 下表是1986—1992年中国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人民币:元)根据数据变化可推知,当时
A.城乡经济实现了协调性发展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成为必然D.农村存在大量贫困人口
2020-10-1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力提升)
10 .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区域共同繁荣、全面协调发展的愿景。

材料二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表(1978-2008)单位:%

类别年份197819902008
 
产业结构GDP占比
农业28.227.111.3
工业47.941.348.6
服务业23.931.640.1
城镇人口占比城镇人口17.926.445.7
所有制经济工业
总产值占比
公有制10081.569.3
非公有制018.530.7

(1)依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角度,进行解读。
2021-02-01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