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1984年至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B.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2021-03-09更新 | 20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2 . 【新中国的经济】

材料一   1949年底,国家接收的企业和产业计有:国民党政府“四行两局一库”系统和省市地方银行系统的银行2400多家,官商合办银行中的官股:交通部、招商局等所属的全部交通运输业;十几家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兵工后勤系统等所属工矿企业2858个。据统计,当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中,国营工业占到80.7%。

——据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材料二   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
总值工业建筑业总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1952679.0346.0141.8119.822.0191.229.070.1119
19561029.0447.9280.7224.756.0300.446.0115.3166
19571069.3433.9317.0271.046.0318.449.0116.1168
19601457.5343.8648.2568.280.0465.5104.0120.3218
19651717.2656.9602.2546.555.7458.177.4104.6240
19762961.5975.71337.21204.6132.6648.6147.1134.4318
19794062.61270.21913.51769.7143.8878.9193.7200.9419
19847208.12316.13105.72789.0316.71786.3338.5363.5695
199226923.55866.611699.510284.51415.09357.41689.02405.02311
2002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7492.99995.49398

——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新中国六十五年数据表》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性质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经济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021-02-04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 . 有学者把1992年前的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78年到1984年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从1984年到1989年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和从1989年到1991年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纵观三个阶段的改革开放过程,探讨的关键问题是
A.从学习模仿走别人的路到开辟自己的路
B.包产到户是否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 .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利得到扩大
5 .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很多干部都会背诵恩格斯的一段话:“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转交给社会。”以此回应远道而来的考察和质问者对深圳出租土地的质疑。这说明当时
A.改革开放缺乏权威的理论依据B.改革开放亟需回应社会关切的理论创新
C.改革开放突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D.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
2020-12-01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6 . 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开放,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摘自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材料二   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2)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11-21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重点练)
7 . "打工潮"的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年代,潘海工业快速发展,城市经济有了极强地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全国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中西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土又离乡,向沿海城市转移。


1992年以后中国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打工潮,当年就有大约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随着内地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员回到家乡工作创业。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劳工"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

——摘编自《百度文库》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打工人物的对话。(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图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打工人员流动的变化,说明"打工潮"的变化是一部"经济史"。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978-1979年,四川等地搞起了利润提留计划的实验。当实验取得成功后,它们被推广到了全国。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工业责任制,国营企业与其主管部门签订一份“盈亏包干书”,同意将一定额度的利润上缴国家……到1980年,大约6600家国营企业采用这种制度。提留的利润可用于发放奖金、职工福利和作进一步的工业革新。公开申令:多劳多得、工作性质的不同决定报酬的不同。1982年末,所有工业企业都实行了责任制,它们要对自己的各种经济决定及由此带来的盈亏负责。厂长可以聘用和辞退职工,决定他们的工资和奖金,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价格。厂长本人也不再是终身任职。到1984年,工业生产中只有30%—40%可以被归为中央计划的生产,20%是市场经济,40%—50%属于地方计划或指导性计划的生产。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1984年我国工业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1984年我国工业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目、时间199520012006
彩色电视机(台)89.79120.50137.40
空调器(台)8.0935.8087.80
家用电脑(台)13.3047.20
移动电话(部)34.00152.90
家用汽车(辆)0.604.30

材料三   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引自2007111日,中国经济时报


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生活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2)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什么思想的指导引领下进行的?
(3)简述这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2020-11-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1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练)
10 . 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指出要根据“鸟”(经济)的需要,设计“笼“(计划)的大小,并不断地调整“笼”的尺寸,使“鸟”既能在“笼”中充分地飞翔,又不被“笼”因死。“鸟笼经济”的提出意在
A.摆脱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B.在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