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期的汽车振动大、噪声大、效率低。欧美主流文化阶层将汽车看成是暴发户象征。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导致汽车成本居高不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人玩具。1913年,福特公司底特律工厂投产,福特给员工制定日薪不低于5美元的较高工资标准,工厂安装了生产流水线,真正实现了大规模生产,T型车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当时汽车均价在5000美元左右,但T型车降价至260美元。福特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只是生产销售福特汽车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的传播过程。欧洲汽车制造商以生产豪华车为主,这就把低端车市场留给了T型车。1922年,福特T型车产量达18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76%。20世纪20年代中期,战后世界各地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丑陋廉价的T型车已不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1927年,第15007033辆T型车走下生产线,T型车停产。

——摘编自《T型车时代福特汽车公司海外拓展初探》

材料二: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据新华网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特T型车畅销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20世纪50年代以来同仁堂历史的发展变迁。
2019-09-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78年以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
A.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B.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
2019-07-14更新 | 42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石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2019-07-05更新 | 16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二中(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80年代初,人们这样描述青岛电冰箱(海尔)厂:“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该厂当年亏损147万元。这说明
A.当年的劳动管理很弹性
B.当年很容易弄到手榴弹
C.对上班时间的规定很短
D.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5 . 1983年,《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一快一慢说明什么》的文章,提到北京市顺义县投资建立燕京啤酒厂,一年就顺利投产;山东省青岛市的青岛啤酒厂搞扩产,三年过去了连章都没盖全,“婆婆太多,相互掣肘”。这表明
A.国家干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B.多种经济成分能够同时并存
C.市场经济的地位得到了承认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6 . 1984年,柳传志在中关村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张瑞敏着力改造青岛日用品电器厂,李经纬推出了一款“东方魔水”健力宝饮料,王石在深圳成立了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他们的事迹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
B.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C.城市经济结构的松动
D.计划经济的弊端严重
2019-04-22更新 | 315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2年,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序幕
C.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
D.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发展
8 . 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曾经,鸡毛换糖被作为“投机倒把”的典型加以禁止,直到1980年,当地工商局才为鸡毛换糖颁发临时许可证。于是,廿三里镇的男劳力一到空闲,便纷纷出动,可谓盛况空前。它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B.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C.立体化对外开放格局已形成
D.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9 .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管理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
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10 . 1978年11月18日,广东省宝安县石岩公社上屋大队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它在时间上并不晚于安徽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这反映出广东
A.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B.充分利用了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
C.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D.完全打破了人民公社原有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