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过去钢材生产的计划性是最高的,1979年调整之后,钢材分不出去,迫于形势,许多企业领导亲自带队四处推销。1979年全国自销钢材81.8万吨,1980年上半年达到84.9万吨。江苏省1979年冶金产品市场调节部分已占30%至35%,成都无缝钢管厂1980年自销合同部分已占到42%.由此可知,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B.国企改革在重工业领域率先进行
C.企业扩权改革助推市场化启动D.产品销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2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市12个工业企业实行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经济承包;企业实行“包”“保”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针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进行单项经济承包,主要有产量承包及新产品开发承包和成本降低承包。这些做法(     
A.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主旨是增强企业活力D.率先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3 . 从1993年到2002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从政策调整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文中“制度创新”是指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主要包括。

一是经济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二是社会形态转型,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三是社会结构转型,包括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家庭结构、就业或分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均较改革开放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摘自孙凤《7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的“四个向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转型”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5 . 1985年,我国关税政策从“全面保护”向“有区别地保护”转变。1992年以后,启动了大幅度的自主降税进程,截止2001年,关税总水平由43.2%降至15.3%,降幅达65%。1985年以后我国关税政策的调整旨在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C.履行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义务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6 . 下列是某同学梳理的四川部分史实。最贴切的标题是(     
1978年9月,宁江机床厂等6家四川国有企业,率先在全国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迈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1980年,四川省广汉向阳人民公社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成为中国第一个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的地方。
A.红色摇篮B.天府之国C.人文重地D.改革先锋
7 . 改革开放初,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城市国企改革全面展开,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其共性特点是
A.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的分离B.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C.确立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体制D.由农民和工人自下而上自发进行
8 . 下图所示是1993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集团)公司许可的一张股权证书。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长春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果
C.国有企业已实现政企分开D.逐渐迈向市场经济体制
9 . 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初城乡商品流通和价格体制改革的相关信息表。这些举措(     
1982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工业品下乡的决定》
198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农村商业流通体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1984年7月,国务院批转《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
A.扭转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B.拉开了城市体制改革的序幕
C.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大转移D.促进了农村消费结构的调整
2023-12-16更新 | 13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我国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提出“我国因为实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收入不高,以往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将会逐渐增多,他们应当对国家多作些贡献。”由此可知征收个人所得税
A.有效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B.大幅提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个人收入实际增长D.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