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1983年,《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一快一慢说明什么》的文章,提到北京市顺义县投资建立燕京啤酒厂,一年就顺利投产;山东省青岛市的青岛啤酒厂搞扩产,三年过去了连章都没盖全,“婆婆太多,相互掣肘”。这表明
A.国家干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B.多种经济成分能够同时并存
C.市场经济的地位得到了承认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 . 1984年,柳传志在中关村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张瑞敏着力改造青岛日用品电器厂,李经纬推出了一款“东方魔水”健力宝饮料,王石在深圳成立了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他们的事迹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
B.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C.城市经济结构的松动
D.计划经济的弊端严重
2019-04-22更新 | 315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92年,全国掀起公务员辞职“下海”潮,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创业。这一浪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序幕
C.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
D.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发展
4 . 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曾经,鸡毛换糖被作为“投机倒把”的典型加以禁止,直到1980年,当地工商局才为鸡毛换糖颁发临时许可证。于是,廿三里镇的男劳力一到空闲,便纷纷出动,可谓盛况空前。它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B.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C.立体化对外开放格局已形成
D.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5 .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管理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
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6 . 1978年11月18日,广东省宝安县石岩公社上屋大队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它在时间上并不晚于安徽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这反映出广东
A.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B.充分利用了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
C.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D.完全打破了人民公社原有体制
7 . 下图所示为1978~2007年间我国城乡收入比的变化(注:在城乡收入比中,农村居民收入=1)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A.1978~1984年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
B.1985~1994年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收入比不断扩大
C.1995~1997年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收入比在下降
D.1998~2007年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乡收入比不断缩小
2019-03-06更新 | 63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中的数据整理自《中国经济网》。以此为史料探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08~2013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A.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B.经济发展可缓解就业压力
C.城镇化过快增加了失业风险
D.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
2019-01-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