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1980年,国家统配、部管的物资品种达837种,其中国家统配256种,1987年分别为581种和26种,一些重要原材料由国家统配部分,如钢材由74.3%降到47.1%,煤炭由57.9%降到47.2%,木材由80.9%降到27.6%,水泥由35%降到15.6%。据此可知,当时
A.建立市场经济是改革必然B.生产资料流通渠道多元化
C.工业结构呈持续优化之势D.人们消费需求量快速扩张
2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出现了《大鹏湾》《外来工》等面向打工者的杂志。1992年《外来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得当年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这表明
A.“双百方针”已经恢复B.城市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C.务工群体的荣誉感增强D.广东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3 . 过去钢材生产的计划性是最高的,1979年调整之后,钢材分不出去,迫于形势,许多企业领导亲自带队四处推销。1979年全国自销钢材81.8万吨,1980年上半年达到84.9万吨。江苏省1979年冶金产品市场调节部分已占30%至35%,成都无缝钢管厂1980年自销合同部分已占到42%.由此可知,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B.国企改革在重工业领域率先进行
C.企业扩权改革助推市场化启动D.产品销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4 . 截止1980年底,兰州市的个体工商业经批准正式营业的有1947户,人员5000多人,准予外省来兰临时营业的手工业者有780人。他们分布在街头巷尾,从事工业、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这反映了当时
A.国企改革全面开展B.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C.市场经济成为共识D.农村温饱问题的解决
5 . 1978年4月,经济学家薛暮桥调研后发现,江苏国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如地方工业,地方工业的发展速度又不如社队工业(农村集体的副业)。因为地方工业留利比例(60%)超过国营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而社队工业的留利比例(80%)又超过地方工业。这一现象在改革初期所引领的方向是
A.鼓励发展农村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 20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以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食品加工、金属制品、服装等为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则成为深圳新的支柱产业。这反映出深圳
A.对外开放逐渐扩大B.工业结构稳步升级
C.享受国家优惠政策D.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021-07-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80年代初,一家外国媒体刊发了这样一则报道:“中国人正甩掉‘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价值追求,不再恐惧‘割资本主义尾巴’‘万元户’成了他们能力与幸福指数的象征。”该报道反映了当时
A.农民的改革探索得到认可B.改革开放带来的观念转变
C.物价飞涨引发的拜金潮流D.西方对中国的价值观输出
8 . 1981年,陈云在高层会议上谈到:“我们是10亿人口,一年一共多少钱,每年能给工人、农民多少,国家建设多少,要有一个通盘的筹划,合理的分配,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反映了当时中央
A.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放缓了经济建设的速度
C.全面开展国有企业改革D.试图通过开放引进外资
2021-07-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21年的热播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有一处购买电视机的场景: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厂里商店采购的电视机数量有限,李焕英和王琴两人为争最后一台电视机竟然打了起来。在最后买电视机的时候,除了要钱,还需要票证。此场景反映出当时
A.人民内部矛盾的尖锐B.对外开放水平比较低
C.国有企业改革的艰难D.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10 . 改革开放之初,地方政府往往以减免外资企业税收、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等优惠措施吸引外商投资。2001年后,我国逐渐实行内外资两税并轨和反垄断法、调整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等行为,将促进开放的手段转变为建设稳定和良性的投资贸易发展环境。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经济管理理念发生重大转变B.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D.特区经验得到推广
2021-07-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