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经营中产生雇工现象,由于担心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明文规定只准“请1—2个帮手”,“最多不超过5个学徒”。但实际普遍超过这一限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央采取的是“三不政策”,即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这表明
A.中央经济体制改革决心坚定
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C.“左”倾思想的束缚亟待突破
D.国家限制个体经济的发展
2 .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3 . 2015年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这应该是李克强总理为中国高铁做的性价比最高的一次“代言”了:一趟高铁,中国总理邀请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一起乘坐!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瞩目。下列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
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
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 1987年同1978年相比,国有企业留利占利润的比重从3.7%上升到40%以上,扣除了各种税费后的实际留利仍为20%,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种现象突出反映了这个时期全国工业企业出现了
A.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B.经营规模的变化
C.管理方式的变化
D.经营自主权的变化
5 .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因为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D.经济特区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B.现代企业制度确立
C.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D.分配制度日趋合理
7 . 1982年11月,陈云指出:“经济的搞活……就像鸟儿一样,要给它设定一个有范围的飞行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它的笼子,让它在大小合适的笼子里飞”。这一思想被称为“鸟笼经济”论。该理论出现的背景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
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8 . 老照片拍于20世纪80年代初,石狮的服装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这幅照片能够说明当时石狮地区(  )
A.计划退场 确立市场体制B.政策宽松,激发市场活力
C.先行先试,推进国企改革D.大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9 . 1981年,我国在允许个体工商户以“请帮手”带徒弟”的名义下解除了对雇工的禁令。邓小平就1984年出现的“雇工数量较多的情况”指示“放两年再看”,1987年又说“可以再看几年”。中央的这些政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公有制主导地位已动摇
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C.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逐步放宽对个体经济的限制
10 . 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美国百科金书出版公司能委会副主席弗兰克·吉布尼时说:“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次谈话直到1990年前后才公之于众。对此合理的解释
A.传统经济模式弊端的日益暴露
B.经济体制变革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
C.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务实谨慎
D.思想保守影响了改革策略的贯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