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中关村已经陆续有40多家民营科技公司,这些企业的老板大都是国企的科研人员。国家允许此类企业发展旨在
A.鼓励企业技术创新B.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2 . 1985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将加工企业的按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由原来的256种缩小到20~30种,加工企业需要的许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找米下锅”。材料现象主要说明
A.企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B.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出现松动D.企业经营日益出现困难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材料三   1978年的中国企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也许我们从外国人眼中能看得更真切一点。美国记者马修斯在中国工厂观察记中写道:“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去年,全厂85%的工人都增加了少量的工资,对很多人来说,是1020年来第一次增加工资。”一位日本记者发现重庆炼钢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其中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轧钢机竟然还在使用。《读卖新闻》记者写道:“日本的集成电路工厂干净得一点灰尘也没有,相比之下,上海这家工厂简直像马路工厂。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878-200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阳铁厂现代化艰难曲折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1953年计划的特点,概括其主要成就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主要目标。
4 . 1984年至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B.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2021-03-09更新 | 20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有经济比重进一步下降,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上升,同时国有、集体、私营等各种经济成分相互渗透的经济形式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我国
A.确立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国有经济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C.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D.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6 . 有学者认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不过是主管部门的附属物,是只能依靠上级拨动的算盘珠。企业日常经营的复杂性与行政管理能力有限性的矛盾,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日趋突出,生产与需要的脱节日益严重。”以下与解决这对矛盾相关的是
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包产到户、包干到户”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2021-03-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1984年,辽宁省沈阳市汽车工业公司在全国首开个人租赁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先河。到1987年年底,全省大中型企业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82%。同年,阜新市更是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大面积租赁制的城市。这表明
A.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辽宁国有企业改革核心是汽车工业D.国有企业积极探索经营形式改革
2021-01-24更新 | 945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韬智杯2022届高三9月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1988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实现住房商品化”“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的构思和方案。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这些改革方案
A.反映了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体现了城市居民住宅的市场导向
C.从法律上肯定住房产权私有化D.表明政府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9 . 被誉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的陈光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他的这段话旨在
A.强调国企改革应加快推进政企分开B.主张改革要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C.推动改革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D.促进国有资产稳定健康的发展
2020-10-15更新 | 357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北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2020-07-09更新 | 8388次组卷 | 78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