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和管理的商品种类数量变化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
1985年120种188种70种
1987年60种23种36种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D.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2 .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有制变化情况。据此,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集体企业的数量变少而且效益下降B.国有企业通过改革规模在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形成D.非公有制经济比例在不断缩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改革开放之初,珠江电影向全国乃至世界讲述了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故事”。比如,1984年上映的电影《雅马哈鱼档》,反映了个体户生活,随着影片风靡全国,“个体户”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选择,在全国掀起了下海经商、自谋职业的热潮。这(     
A.折射时代变迁下的人们观念变化B.意在彰显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
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D.使国企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国部分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

产品年份原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彩电
1978387543718
1997152111211

2我国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人均占有量

产品年份布(米)纸(kg纱(kg原煤(吨)原油(kg发电量(千瓦时)钢(kg水泥(kg
197811.544.592.490.65107.98268.3633.2468.23
199720.2322.224.551.12130.68923.1688.57416.02

——表1、表2均摘编自吕政《对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表1、表2中反映的建设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入世前后中国钢铁业的显著变化及其成因。
5 . 如表是1980—2012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表,其变化反映了
1980年1990年2000年2012年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出口商品总额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20489100.0
初级产品91.150.3158.925.6254.610.21005.84.9
工业制成品90.149.7461.874.42237.589.819483.295.1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C.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D.对外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2021-05-28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6 . 1984年至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B.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2021-03-09更新 | 20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0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7 . 1978年至1992年历次重要经济会议中,我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表述经历了如下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978年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缺陷
19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90年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改革的初衷是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80年代对改革路径已形成清晰认识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渐明确
D.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2021-05-23更新 | 33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统计表(单位:元)。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当时
年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
1986年410.321068.691︰2.60
1988年491.691224.271︰2.49
1990年667.621897.291︰2.84
1992年750.352287.521︰3.05

A.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B.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经济政策有待继续完善
2021-04-25更新 | 369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一变化反映了
①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④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05-16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10 .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推进。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区域共同繁荣、全面协调发展的愿景。

材料二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表(1978-2008)单位:%

类别年份197819902008
 
产业结构GDP占比
农业28.227.111.3
工业47.941.348.6
服务业23.931.640.1
城镇人口占比城镇人口17.926.445.7
所有制经济工业
总产值占比
公有制10081.569.3
非公有制018.530.7

(1)依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角度,进行解读。
2021-02-01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