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发厂长、经理的呼吁《请给我们“松绑”》:“现有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遇……”从此,经济领域开始进行(       
A.试点包产到户B.改革国有企业C.建设市场经济D.设立自由贸易区
2 . 下文是1982年11月15 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
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
……
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
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
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
A.人们青睐个体经济B.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
C.青年失业问题严重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
3 . 下图反映的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入超地位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对外贸易额大幅上升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拓展对外贸易的范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推动了外贸发展
2022-02-08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加强计划管理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企业活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 . 如图是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B.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2022-02-01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6 . 2021年热播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有一处购买电视机的场景: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厂里采购的电视机数量有限,李焕英和王琴为争夺最后一台电视机竟打了起来。最后买电视机的时候,除了付钱,还要票证。此场景反映出当时
A.人民生活奔小康B.计划经济特征明显
C.实行了市场经济D.人民内部矛盾尖锐
7 . 1984年,我国进行城市经济改革综合试点,其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B.包产到户C.政府主导D.“引进来”和“走出去”
2022-01-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下放一部分权力,调动企业、干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逐步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这一决策
A.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C.推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9 .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下图商业广告,这则广告

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首发广告
A.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B.政企不分弊端得到彻底解决
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D.国有企业在探索扩大自主权
2022-01-1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86年,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原来的国家一单位制向国家主导、社会与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向改革。这一变化原因在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C.福利国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设立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效
2022-01-18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