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下表为“八五”计划时期(1991~1995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当时(     

实际增长率

计划增长率

第一产业(农业)

4.1%

3.2%

第二产业(工业)

17.3%

5.6%

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9.5%

9%

国民生产总值

12%

6%


A.对外开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B.创新型国家建设成就突出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济活力D.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2022-08-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住房是民生福祉的基础。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解决住房“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随着知青大量回城,政府长期实行低租金,抑制购房的意愿,企业没有资金维护现有住房,加剧了城镇住房的紧张程度。同时,住房的低流动性将职工和企业紧紧“捆”在一起,“困住”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1980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始允许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从福利分房到货币购房,刺激了地产商的投资热情,激发了居民的购房热情,促进了全国城镇住房供应量的快速增长,让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陈杰《中国城镇住房制度70年变迁: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意义。
3 . 1988年,上海申新九厂的职工们看到,乡镇企业的棉纱要比申新九厂便宜得多。工人们感慨,用陈旧的机器,密集劳动的方式,创造了申新的业绩,但工厂却无法自主地在车间里添置一台新的纺织机。这反映出当时国企(       
A.发展落后于乡镇企业B.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
C.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D.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2022-06-22更新 | 9050次组卷 | 8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5 . 邓小平在1984年考察广东、福建、上海设立的特区和1985年8月谈到特区问题时强调:“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他认为(       
A.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加强B.农村改革应该加大力度
C.城市体制改革应该开始D.市场基础作用应该加大
6 . 如表为1978-2017年扬州市产业占比情况,表中数据表明
A.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现持续增长
C.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城市化进程D.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未发生变化
2022-06-03更新 | 38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上)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江苏省社队企业1978至1981年间的发展状况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当时
年份产值
(亿元)
人数
(万人)
工资总额
(亿元)
交纳税金
(亿元)
197863.01249.099.403.76
197974.87263.4410.223.96
1980107.77312.5113.055.21
1981123.8133415.036.62

A.农村人口流动增强B.国家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C.城乡差距显著减小D.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04-02更新 | 276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80年代有段顺口溜:上班穷,下班富,开除就成万元户······一辆摩托两个筐,收入超过胡耀邦;骑着铃木背着秤,跟着小平干革命。这种顺口溜反映了当时
A.民众对经济体制改革心存疑虑B.乡镇企业崛起影响大众职业选择
C.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D.“十四大”召开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9 . 当需要以经济主体的自主性激发其积极性时,法律就必然渗入经济体制的裂隙而介入经济活动。1978年以前,社会公众普遍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而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专利申请就达到3455件。材料说明
A.经济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
B.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法治建设
C.改革开放后民众法治意识普遍增强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22-03-25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理论的提出意在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B.提升国民经济当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C.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D.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