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情况表(部分)

时间1949年       1957年       
省内工业总产值6.91亿元33.86亿元
省内生产总值20.27亿元58.64亿元       

——摘编自欧卫东、李更明《建国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1978年7月,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到宝安视察,发现深圳河两岸反差很大。后来,他直接建议中央: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鉴于港澳地区对广东省的影响以及台海军事对峙态的变化、希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建立“贸易合作区”-单独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

——摘编自黄硕忠《习仲勋主政广东二三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广东经济较之1949年有较大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深圳河两岸反差很大”的原因,说明后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2022-01-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84年3月,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大会安排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总经理介绍企业发展经验。与会国企厂长听了他的发言后,既羡慕又不服气,表示如果我们能这样做,也能把企业搞好。成立会变成了呼盱“松绑"会。据此可知,这次会议呼吁
A.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 改革开放初,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20世纪80年代,城市国企改革全面展开,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其共性特点是
A.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的分离B.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C.确立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体制D.由农民和工人自下而上自发进行
4 . 著名科学家牛顿养了两只猫,——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对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来说
A.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的完全平等
C.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互不影响、各行其道
D.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5 . 疫情过后,在现金流压力下,民航业混改并购重组等事件持续升温。像混改、并购或是其他一些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可能被大量地运用到民航业中。国企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A.增强了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体现了各种所有制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C.说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D.可以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和共同发展
6 . 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形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1-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79年,广州市分配给东山区建房修房的资金为100万元,远不能满足东山区实际需要。10月,东山区与香港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由港商投资1080万元人民币,东山区提供土地,共同兴建东湖新村住宅小区,另外还有关于房屋销售等内容。这说明当时广州
A.开始启动“安居工程”B.房地产等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C.尝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D.经济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021-12-29更新 | 377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在学习“改革开放进程”后,某同学按照时序整理了有关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A.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突破—全方位开放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突破—全方位开放—经济特区
C.农村突破—经济特区—全方位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经济特区—农村突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开放
9 . 1978年10月,四川省率先打响国企改革第一枪。重庆钢铁公司、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进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试验,允许年终完成计划后留取少量利润作为企业的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小额奖金。这一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四川省是中国改革“试验田”B.四川省已突破计划体制的束缚
C.改革以四川经验为基础D.改革初期仍在计划经济框架中进行
10 . 下文是1982年11月15 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
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
……
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
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
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
A.人们青睐个体经济B.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
C.青年失业问题严重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