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我国于1980年设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厦门、珠海、汕头和
A.上海
B.青岛
C.大连
D.深圳
2 . 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A.深圳
B.浦东
C.厦门
D.海南
3 . 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属于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B.②的回归实现于1999年
C.③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D.③问题的解决为②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
2019-03-05更新 | 6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6 . 为降低对外开放的成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首先
A.设立了经济特区
B.开放了部分沿海城市
C.设立经济开放区
D.建立了沿海开放地带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其正确顺序是
A.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8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
A.深圳
B.北京
C.天津
D.浦东
9 . 1984年邓小平讲到:“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是
A.设立环渤海经济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D.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8-08-2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浦东的地区生产总值在1990年之后的20年间剧增60余倍,占上海市的经济比重逐渐接近30%。上海经济也在之后连续十余年保持10%以上年增长,再度巩固了作为中国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的地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海浦东设立了经济特区
B.浦东开发成果显著
C.浦东发展带动长江流域的整体发展
D.浦东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
2018-07-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