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旧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解放后,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产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天津、上海带头,华中、西北跟进,波及全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据程中原、夏杏珍《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中《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主题词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超英国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六五”计划期间,我们是怎样“走向”改革开放的?
2 . 今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

年份项目
1952总产量1.64亿吨130.4亿吨135亿吨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36%193%754%105%
1957总产量1.95亿吨164亿吨535亿吨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19%26%296%100%


(1)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有所增长,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有所增长。这两次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史实
1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4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个史实,提炼一个主题。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个史实对所提炼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史实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请按照答题示例格式答题)
答题示例:
所选序号:1、3主题: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补充史实: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发浦东简要阐释: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微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中国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答案:略。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20-05-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79—1984年深圳工业增长速度表(单位:亿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不利于产业平衡发展B.设立特区加快了深圳工业化发展
C.乡镇企业是深圳经济发展主体D.深圳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08-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
对外贸易(进出口)381.41154.44722.9
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1028.95935.6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民法通则》的颁布
C.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5 . 自贸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下表是“中国自贸区改革雁行矩阵”图。这反映了

A.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B.在全球化下中国特区的建设成就
C.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经济初步建立
D.当代中国的开放意识和坚定自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年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7 .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C.改革开放在上海
D.上海,红色的摇篮
8 . 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流动农民工总数
1985-1990年
2118万
1992-2000年
12900万
2008年
14041万
A.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B.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D.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9 . 下表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
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
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26.9%30.9%35.4%36.6%35.1%
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0.4%29.0%23.6%24.5%43.8%

据上表可知
A.香港的回归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B.内地与香港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
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
D.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10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B.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018-04-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